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34项) | ||||||
序号 | 项 目 名 称 | 负责人 | 工作单位 | 预期成果 | 计划完成时间 | |
重点项目 | ||||||
1 | 我国图书馆员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建立与实施 | 孙蓓欣 | 国家图书馆 | 研究报告 | 2005-8-31 | |
2 | 基于XML的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标准研究 | 张正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 | 专著 工具书 | 2006-12-30 | |
一般项目 | ||||||
3 | 数字馆藏评价与绩效分析 | 索传军 | 郑州大学图书馆 | 论文(集) 研究报告 | 2005-12-30 | |
4 | 我国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 戴龙基 | 北京大学图书馆 | 论文(集) 研究报告 | 2006-12-31 | |
5 | 数字资源整合的理论与方法 | 马文峰 | 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 | 专著 论文(集) | 2006-6-30 | |
6 | 图书馆质量管理体系研究 | 罗曼 | 中山大学信息管理系 | 专著 论文(集) | 2006-6-30 | |
7 | 军队院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网络系统运行模式与功能研究 | 祁长松 | 国防大学图书馆 | 研究报告 | 2005-3-31 | |
8 | 书目数据库检索系统中具有检索语言兼容性的《集成词表》的开发与检索方式扩展研究 | 詹萌 | 武汉大学图书馆 | 研究报告 工具书 | 2005-12-31 | |
9 | 21世纪图书馆在先进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 王锦贵 |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 | 专著 研究报告 | 2006-6-30 | |
10 | 纸书彝文文献研究 | 王正贤 | 贵州省民族研究所 | 专著 | 2006-12-31 | |
11 | 西北贫困地区文献信息保障机制的建立 | 李青丽 | 新疆喀什师范学院图书馆 | 论文(集) | 2004-12-31 | |
12 | 知识创新的信息保障体系研究 | 董小英 |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 论文(集) 研究报告 | 2005-12-30 | |
13 | 知识创新的理论、机制和实践 | 张新华 | 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 | 研究报告 专著 | 2006-6-30 | |
14 | 企业危机信息管理体制研究 | 谢阳群 | 宁波大学商学院 | 专著 论文(集) | 2006-7-31 | |
15 | 基于WEB的竞争情报自动采集系统模型研究 | 李纲 |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 论文(集) 电脑软件 | 2006-6-30 | |
16 | 我国政务信息公开过程中的现行文件开放、利用和安全研究 | 周毅 |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 | 论文(集) 研究报告 | 2005-12-31 | |
17 | 基于XML的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管理元数据标准研究 | 邱晓威 | 国家档案局档案科学技术研究所 | 研究报告 电脑软件 | 2006-12-30 | |
18 | 基于信息构建的网络信息空间智能导航方法研究及其测评 | 毕强 | 吉林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 | 论文(集) 研究报告 | 2006-6-30 | |
19 | 社会科学核心网站建设与优化 | 石玉华 |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 研究报告 | 2005-12-31 | |
20 | 网上科技文献出版、利用与评价研究 | 罗紫初 |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 论文(集) 研究报告 | 2005-12-31 | |
21 | 网络信息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测定 | 朱庆华 |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 | 论文(集) 研究报告 | 2006-6-30 | |
22 | 基于CYBERMETRICS的中文社会科学网站综合评价指标与方法体系研究 | 王知津 | 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 | 论文(集) 研究报告 | 2005-12-31 | |
23 | 网络用户信息行为研究 | 邓小昭 | 西南师范大学 | 专著 论文(集) | 2006-12-31 | |
24 | 面向网络信息组织的中文网络本体语言研究 | 戴维民 |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 | 专著 电脑软件 | 2006-12-30 | |
25 | 近10年国外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进展 | 孟广钧 | 吉首大学图书馆 | 研究报告 专著 | 2006-6-30 | |
26 | 当代中国图书馆学史(1949.10-1979.12) | 周文骏 |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 | 专著 | 2006-12-31 | |
27 | 传统典籍中汉文西夏文献研究 | 胡玉冰 | 宁夏大学人文学院 | 专著 论文(集) | 2006-9-30 | |
28 | 政府网站的信息构建 (IA) | 周晓英 |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 专著 研究报告 | 2006-10-31 | |
青年项目 | ||||||
29 | 基于信息营销的我国图书馆信息资源开发研究 | 刘昆雄 | 湘潭大学管理学院 | 专著 论文(集) | 2007-6-30 | |
30 | 我国古籍数字化建设的国家控制与管理 | 王立清 |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 研究报告 论文(集) | 2005-6-30 | |
31 | 网络环境下虚拟组织的知识创新机理及其创新信息服务系统研究 | 邱允生 | 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 | 专著 论文(集) | 2006-1-31 | |
32 | 信息素质教育与企业信息化进程研究 | 朱立新 | 中共河北省委党校河北发展战略研究所 | 研究报告 | 2005-6-30 | |
33 | 基于中文XML文档的全文检索研究 | 夏立新 | 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 | 论文(集) 电脑软件 | 2006-10-10 | |
34 | 基层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 李道亮 | 中国农业大学 | 专著 论文(集) | 2006-12-30 |
社会学(60项) | ||||||
序号 | 项 目 名 称 | 负责人 | 工作单位 | 预期成果 | 计划完成时间 | |
重点项目 | ||||||
1 | 新发展观的学理基础与东北区域发展应用研究 | 王雅林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专著 论文(集) | 2006-7-31 | |
2 | 人类学、社会学理论切入临终关怀研究的综合成果 | 庄孔韶 | 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 | 专著 研究报告 | 2006-7-1 | |
3 | 社会学理性选择理论与方法研究 | 刘少杰 | 吉林大学社会学系 | 专著 论文(集) | 2007-10-30 | |
4 | 大城市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 | 潘允康 | 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 专著 研究报告 | 2006-12-31 | |
一般项目 | ||||||
5 | “五个统筹”与新发展观研究 | 向德平 |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 | 论文(集) 研究报告 | 2005-3-20 | |
6 | 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农村支持体系研究 | 张佩国 | 上海大学社会学系 | 研究报告 | 2005-6-30 | |
7 | 中国社会信任结构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研究 | 董才生 |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 专著 | 2007-5-31 | |
8 | 突发事件的预警和应急机制研究 | 苗兴壮 |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社会研究所 | 研究报告 | 2005-7-31 | |
9 |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非营利组织的生成模式和协调发展机制 | 时立荣 | 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 | 论文(集) 研究报告 | 2006-12-30 | |
10 | 中国当代中等收入者的社会态度研究 | 严翅君 |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社会学教研部 | 专著 | 2005-6-30 | |
11 | 法律援助的实证研究 | 郭星华 |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 | 论文(集) 研究报告 | 2005-12-20 | |
12 | 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农村社会风险研究 | 方青 | 安徽师范大学社会学院 | 专著 论文(集) | 2006-3-1 | |
13 | 重构的公共空间:变迁中的公民性与社区公共参与 | 杨宜音 |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 论文(集) 研究报告 | 2006-6-30 | |
14 | 农民工与社会变迁--以近代苏南为中心 | 池子华 |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 | 专著 论文(集) | 2006-12-30 | |
15 | 社会转型时期工人权利意识的衍生和培育 | 冯同庆 |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 研究报告 论文(集) | 2005-6-15 | |
16 | 老工业基地职业结构变迁的综合研究 | 王立波 | 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系 | 专著 研究报告 | 2006-4-30 | |
17 | 建构中国社会心理学理论的方向:视角、方法与模型 | 翟学伟 |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 | 论文(集) | 2005-12-31 | |
18 | 中国社会心理学理论研究 | 乐国安 | 南开大学法政学院 | 专著 | 2006-12-31 | |
19 | 在押毒品罪犯社会认知过程与人格特征的动态研究 | 张锋 | 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 | 论文(集) 研究报告 | 2006-6-30 | |
20 | 同乡组织:进城农民的边缘化生存与非正式支持系统研究 | 周伟文 |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 | 研究报告 论文(集) | 2005-12-30 | |
21 | 社会网络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研究 | 林聚任 |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 专著 | 2005-12-30 | |
22 | 以制度建构推动中西部城镇化演进的机制研究 | 王耀 | 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 论文(集) 研究报告 | 2005-10-30 | |
23 | 中外都市圈发展比较研究 | 董晓峰 | 兰州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 论文(集) 研究报告 | 2006-6-30 | |
24 | 大城市发展的中外比较研究 | 李国庆 |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 研究报告 | 2005-12-1 | |
25 | 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及其国家支持体系研究 | 吴照云 | 江西财经大学 | 专著 | 2005-12-31 | |
26 | 国家政策与乡村社会稳定的关系研究 | 邱新有 | 江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管理学院 | 专著 研究报告 | 2006-12-30 | |
27 | 农村地方政权退化与对策研究 | 胡荣 | 厦门大学社会学系 | 论文(集) 研究报告 | 2005-12-31 | |
28 | 农村土地流转的社会学研究 | 钟涨宝 | 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 论文(集) 研究报告 | 2005-6-1 | |
29 | 农村土地流转的社会学研究 | 陈成文 | 湖南师范大学 | 论文(集) 研究报告 | 2005-2-24 | |
30 | 城市化进程中的流动农民与郊区失地农民的社会网络研究 | 童星 |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 | 专著 论文(集) | 2006-12-31 | |
31 | 农村税费改革问题的社会学研究 | 邹农俭 |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系 | 论文(集) 研究报告 | 2005-12-30 | |
32 | 城市建设征地和拆迁中的利益冲突及其调整 | 张汝立 | 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学院 | 专著 研究报告 | 2006-12-31 | |
33 | 农村土地流转的社会学研究 | 董国礼 | 上海大学社会学系 | 研究报告 | 2005-7-31 | |
34 | 失业下岗社会保障制度的实际运作 | 郭于华 |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 | 论文(集) 研究报告 | 2006-9-1 | |
35 |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离婚女性研究 | 易松国 | 深圳大学 | 研究报告 | 2006-7-30 | |
36 |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管理及权益保障研究 | 傅慧明 | 广西社会科学院 | 研究报告 | 2005-2-28 | |
37 | 中国东南沿海城市"外来散工"研究 | 周大鸣 |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 | 研究报告 论文(集) | 2005-12-31 | |
38 | 中国社会主要群体弱势化问题研究 | 吴忠民 | 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 | 研究报告 | 2005-6-30 | |
39 | 中国城市住房制度改革与城市社会分层体系变迁 | 李斌 | 中南大学 | 专著 论文(集) | 2006-4-30 | |
40 | 当代中国大中城市职业乞丐现象研究 | 范斌 |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院 | 专著 研究报告 | 2006-12-30 | |
41 | 转型经济中的后集体主义:华西村急剧分化之后的整合逻辑 | 周怡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专著 论文(集) | 2006-12-31 | |
42 | 关于中国乡村建设与改造的案例研究 | 许欣欣 |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 专著 | 2007-12-31 | |
43 |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中政府作用研究 | 李连友 | 湖南大学 | 论文(集) 研究报告 | 2005-12-24 | |
44 | 博弈论与社会学:理论视角和模型 | 刘世定 |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 论文(集) | 2006-7-1 | |
45 |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间的封闭性研究 | 徐晓军 |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系 | 专著 论文(集) | 2006-12-30 | |
46 | 科学社会研究中的社会学与人类学视角比较研究 | 赵万里 | 南开大学社会学系 | 论文(集) 专著 | 2007-6-30 | |
47 | 民俗与日常生活——关于民俗学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 | 周福岩 | 辽宁大学文化传播学院 | 专著 论文(集) | 2007-2-10 | |
48 | 社会研究中的“话语-文本分析”:后现代思潮的社会学意涵初探之一 | 谢立中 |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 论文(集) | 2006-6-30 | |
49 | 象征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 | 瞿明安 | 云南大学人类学系 | 专著 论文(集) | 2005-12-31 | |
青年项目 | ||||||
50 | 城市农民工与市民的社会距离:一个制度分析 | 卢国显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治安系 | 论文(集) 研究报告 | 2006-6-30 | |
51 | 社会学与经济学制度分析范式的差异与融汇 | 王胜利 | 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 | 论文(集) 研究报告 | 2005-6-30 | |
52 | 风险与管理:风险社会学的缘起与范式 | 周志家 | 厦门大学社会学系 | 专著 论文(集) | 2006-12-31 | |
53 | 多元文化视野下的西南民族儿童社会化研究 | 陈世联 | 重庆师范大学 | 专著 论文(集) | 2006-12-30 | |
54 | 西北回族地区中间阶层的形成及其特征发展趋势研究 | 马丽娟 | 宁夏社会科学院 | 论文(集) 研究报告 | 2005-7-1 | |
55 | 当代中国济贫政策制订之探索:模型、评价与建议 | 顾东辉 |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 | 研究报告 | 2005-4-30 | |
56 | 社会网络方法及应用 | 刘军 | 黑龙江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 专著 | 2006-7-1 | |
57 | 城市贫困人口的社会支持网研究 | 贺寨平 | 天津师范大学 | 专著 论文(集) | 2006-7-19 | |
58 | 农村税费改革的社会学研究 | 周飞舟 |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 研究报告 | 2005-12-31 | |
59 |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女性职业变动的研究 | 蒋美华 | 郑州大学 | 论文(集) 研究报告 | 2005-9-30 | |
60 | 当今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研究 | 邢占军 | 中共山东省委员会党校 | 研究报告 专著 | 2006-12-30 |
人口学(17项) | ||||||
序号 | 项 目 名 称 | 负责人 | 工作单位 | 预期成果 | 计划完成时间 | |
一般项目 | ||||||
1 | 城市出生性别比率偏高的机制研究 | 李树茁 | 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经济研究所 | 论文(集) 研究报告 | 2005-6-30 | |
2 | 半个世纪的死亡率转变——上海的研究 | 彭希哲 | 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 | 专著 论文(集) | 2006-6-30 | |
3 | 制度人口学 | 王跃生 |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 专著 | 2006-12-30 | |
4 | 人口与环境可持续发展 | 马陵 | 北京师范大学 | 专著 论文(集) | 2006-12-31 | |
5 | 流动人口的婚姻家庭问题研究 | 叶文振 | 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 | 专著 论文(集) | 2006-12-31 | |
6 | 人口城镇化背景下的户籍制度变迁 | 王文录 |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 | 研究报告 | 2005-10-1 | |
7 | 城市弱势群体人口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 崔树义 | 山东社会科学院 | 研究报告 | 2005-11-30 | |
8 | 农村独生子女户的养老问题研究 | 杜鹏 |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 | 研究报告 | 2005-7-31 | |
9 |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的人口和就业问题研究 | 穆怀中 | 辽宁大学人口研究所 | 论文(集) 研究报告 | 2005-12-30 | |
10 | 农村人口健康与医疗卫生制度可持续性要素分析 | 胡苏云 | 上海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 | 论文(集) 研究报告 | 2005-12-10 | |
11 | 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及其他计划生育夫妇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安排研究 | 李建民 | 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 | 论文(集) 研究报告 | 2005-12-31 | |
12 | 西部人力资本积聚与开发机制研究 | 王金营 | 河北大学人口研究所 | 专著 研究报告 | 2006-11-30 | |
13 | 西部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研究 | 刘玲琪 |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 研究报告 论文(集) | 2005-12-31 | |
青年项目 | ||||||
14 | 我国城区乞讨群体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 王保庆 | 湖南师范大学 | 研究报告 | 2005-4-30 | |
15 | 健全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对策研究 | 黄晨熹 | 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 | 论文(集) 研究报告 | 2005-12-31 | |
16 | 东西部城市贫困农民工问题调查比较研究 | 赵晓彪 |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经济学部 | 专著 研究报告 | 2005-9-1 | |
17 |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过程中的就业问题研究 | 于潇 |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 | 专著 论文(集) | 2006-6-30 |
社会学(60项) | ||||||
序号 | 项 目 名 称 | 负责人 | 工作单位 | 预期成果 | 计划完成时间 | |
重点项目 | ||||||
1 | 新发展观的学理基础与东北区域发展应用研究 | 王雅林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专著 论文(集) | 2006-7-31 | |
2 | 人类学、社会学理论切入临终关怀研究的综合成果 | 庄孔韶 | 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 | 专著 研究报告 | 2006-7-1 | |
3 | 社会学理性选择理论与方法研究 | 刘少杰 | 吉林大学社会学系 | 专著 论文(集) | 2007-10-30 | |
4 | 大城市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 | 潘允康 | 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 专著 研究报告 | 2006-12-31 | |
一般项目 | ||||||
5 | “五个统筹”与新发展观研究 | 向德平 |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 | 论文(集) 研究报告 | 2005-3-20 | |
6 | 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农村支持体系研究 | 张佩国 | 上海大学社会学系 | 研究报告 | 2005-6-30 | |
7 | 中国社会信任结构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研究 | 董才生 |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 专著 | 2007-5-31 | |
8 | 突发事件的预警和应急机制研究 | 苗兴壮 |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社会研究所 | 研究报告 | 2005-7-31 | |
9 |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非营利组织的生成模式和协调发展机制 | 时立荣 | 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 | 论文(集) 研究报告 | 2006-12-30 | |
10 | 中国当代中等收入者的社会态度研究 | 严翅君 |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社会学教研部 | 专著 | 2005-6-30 | |
11 | 法律援助的实证研究 | 郭星华 |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 | 论文(集) 研究报告 | 2005-12-20 | |
12 | 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农村社会风险研究 | 方青 | 安徽师范大学社会学院 | 专著 论文(集) | 2006-3-1 | |
13 | 重构的公共空间:变迁中的公民性与社区公共参与 | 杨宜音 |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 论文(集) 研究报告 | 2006-6-30 | |
14 | 农民工与社会变迁--以近代苏南为中心 | 池子华 |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 | 专著 论文(集) | 2006-12-30 | |
15 | 社会转型时期工人权利意识的衍生和培育 | 冯同庆 |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 研究报告 论文(集) | 2005-6-15 | |
16 | 老工业基地职业结构变迁的综合研究 | 王立波 | 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系 | 专著 研究报告 | 2006-4-30 | |
17 | 建构中国社会心理学理论的方向:视角、方法与模型 | 翟学伟 |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 | 论文(集) | 2005-12-31 | |
18 | 中国社会心理学理论研究 | 乐国安 | 南开大学法政学院 | 专著 | 2006-12-31 | |
19 | 在押毒品罪犯社会认知过程与人格特征的动态研究 | 张锋 | 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 | 论文(集) 研究报告 | 2006-6-30 | |
20 | 同乡组织:进城农民的边缘化生存与非正式支持系统研究 | 周伟文 |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 | 研究报告 论文(集) | 2005-12-30 | |
21 | 社会网络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研究 | 林聚任 |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 专著 | 2005-12-30 | |
22 | 以制度建构推动中西部城镇化演进的机制研究 | 王耀 | 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 论文(集) 研究报告 | 2005-10-30 | |
23 | 中外都市圈发展比较研究 | 董晓峰 | 兰州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 论文(集) 研究报告 | 2006-6-30 | |
24 | 大城市发展的中外比较研究 | 李国庆 |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 研究报告 | 2005-12-1 | |
25 | 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及其国家支持体系研究 | 吴照云 | 江西财经大学 | 专著 | 2005-12-31 | |
26 | 国家政策与乡村社会稳定的关系研究 | 邱新有 | 江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管理学院 | 专著 研究报告 | 2006-12-30 | |
27 | 农村地方政权退化与对策研究 | 胡荣 | 厦门大学社会学系 | 论文(集) 研究报告 | 2005-12-31 | |
28 | 农村土地流转的社会学研究 | 钟涨宝 | 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 论文(集) 研究报告 | 2005-6-1 | |
29 | 农村土地流转的社会学研究 | 陈成文 | 湖南师范大学 | 论文(集) 研究报告 | 2005-2-24 | |
30 | 城市化进程中的流动农民与郊区失地农民的社会网络研究 | 童星 |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 | 专著 论文(集) | 2006-12-31 | |
31 | 农村税费改革问题的社会学研究 | 邹农俭 |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系 | 论文(集) 研究报告 | 2005-12-30 | |
32 | 城市建设征地和拆迁中的利益冲突及其调整 | 张汝立 | 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学院 | 专著 研究报告 | 2006-12-31 | |
33 | 农村土地流转的社会学研究 | 董国礼 | 上海大学社会学系 | 研究报告 | 2005-7-31 | |
34 | 失业下岗社会保障制度的实际运作 | 郭于华 |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 | 论文(集) 研究报告 | 2006-9-1 | |
35 |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离婚女性研究 | 易松国 | 深圳大学 | 研究报告 | 2006-7-30 | |
36 |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管理及权益保障研究 | 傅慧明 | 广西社会科学院 | 研究报告 | 2005-2-28 | |
37 | 中国东南沿海城市"外来散工"研究 | 周大鸣 |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 | 研究报告 论文(集) | 2005-12-31 | |
38 | 中国社会主要群体弱势化问题研究 | 吴忠民 | 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 | 研究报告 | 2005-6-30 | |
39 | 中国城市住房制度改革与城市社会分层体系变迁 | 李斌 | 中南大学 | 专著 论文(集) | 2006-4-30 | |
40 | 当代中国大中城市职业乞丐现象研究 | 范斌 |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院 | 专著 研究报告 | 2006-12-30 | |
41 | 转型经济中的后集体主义:华西村急剧分化之后的整合逻辑 | 周怡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专著 论文(集) | 2006-12-31 | |
42 | 关于中国乡村建设与改造的案例研究 | 许欣欣 |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 专著 | 2007-12-31 | |
43 |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中政府作用研究 | 李连友 | 湖南大学 | 论文(集) 研究报告 | 2005-12-24 | |
44 | 博弈论与社会学:理论视角和模型 | 刘世定 |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 论文(集) | 2006-7-1 | |
45 |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间的封闭性研究 | 徐晓军 |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系 | 专著 论文(集) | 2006-12-30 | |
46 | 科学社会研究中的社会学与人类学视角比较研究 | 赵万里 | 南开大学社会学系 | 论文(集) 专著 | 2007-6-30 | |
47 | 民俗与日常生活——关于民俗学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 | 周福岩 | 辽宁大学文化传播学院 | 专著 论文(集) | 2007-2-10 | |
48 | 社会研究中的“话语-文本分析”:后现代思潮的社会学意涵初探之一 | 谢立中 |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 论文(集) | 2006-6-30 | |
49 | 象征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 | 瞿明安 | 云南大学人类学系 | 专著 论文(集) | 2005-12-31 | |
青年项目 | ||||||
50 | 城市农民工与市民的社会距离:一个制度分析 | 卢国显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治安系 | 论文(集) 研究报告 | 2006-6-30 | |
51 | 社会学与经济学制度分析范式的差异与融汇 | 王胜利 | 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 | 论文(集) 研究报告 | 2005-6-30 | |
52 | 风险与管理:风险社会学的缘起与范式 | 周志家 | 厦门大学社会学系 | 专著 论文(集) | 2006-12-31 | |
53 | 多元文化视野下的西南民族儿童社会化研究 | 陈世联 | 重庆师范大学 | 专著 论文(集) | 2006-12-30 | |
54 | 西北回族地区中间阶层的形成及其特征发展趋势研究 | 马丽娟 | 宁夏社会科学院 | 论文(集) 研究报告 | 2005-7-1 | |
55 | 当代中国济贫政策制订之探索:模型、评价与建议 | 顾东辉 |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 | 研究报告 | 2005-4-30 | |
56 | 社会网络方法及应用 | 刘军 | 黑龙江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 专著 | 2006-7-1 | |
57 | 城市贫困人口的社会支持网研究 | 贺寨平 | 天津师范大学 | 专著 论文(集) | 2006-7-19 | |
58 | 农村税费改革的社会学研究 | 周飞舟 |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 研究报告 | 2005-12-31 | |
59 |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女性职业变动的研究 | 蒋美华 | 郑州大学 | 论文(集) 研究报告 | 2005-9-30 | |
60 | 当今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研究 | 邢占军 | 中共山东省委员会党校 | 研究报告 专著 | 2006-12-30 |
中国文学(81项) | ||||||
序号 | 项 目 名 称 | 负责人 | 工作单位 | 预期成果 | 计划完成时间 | |
重点项目 | ||||||
1 | 中国诗歌通史 | 赵敏俐 | 首都师范大学 | 专著 | 2007-12-31 | |
2 | 钱钟书与宋诗研究 | 王水照 | 复旦大学中文系 | 专著 | 2008-12-30 | |
3 | 二十世纪中国古典文学学科通志 | 刘敬圻 | 黑龙江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 专著 | 2007-7-1 | |
一般项目 | ||||||
4 | 中国戏曲通鉴 | 王永宽 |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 专著 电脑软件 | 2006-12-30 | |
5 | 中国古代小说文体流变研究 | 谭帆 |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 专著 | 2007-6-17 | |
6 | 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演变史 | 林家骊 |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 | 专著 论文(集) | 2006-5-1 | |
7 | 敦煌佛教音乐文学研究 | 李小荣 |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 专著 | 2006-6-30 | |
8 | 唐宋词的形式与艺术发展史 | 邓乔彬 | 暨南大学中文系 | 专著 论文(集) | 2006-10-31 | |
9 | 宋代科举与文学 | 祝尚书 | 四川大学中文系 | 专著 论文(集) | 2007-6-30 | |
10 | 20世纪中国电影文学史 | 周斌 | 复旦大学中文系 | 专著 | 2005-12-30 | |
11 | 二十世纪中国古代文论研究史 | 李春青 |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 专著 论文(集) | 2007-9-30 | |
12 | 现代新儒家文艺美学研究 | 侯敏 | 苏州大学文学院 | 论文(集) 专著 | 2006-12-30 | |
13 | 科幻文学理论和学科体系建设 | 吴岩 |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 专著 译著 | 2005-2-28 | |
14 |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通论 | 杨义 |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 专著 | 2006-6-30 | |
15 | 中国蒙古文学学术史 | 巴·苏和 | 内蒙古民族大学 | 论文(集) 专著 | 2006-12-31 | |
16 | 1949-1966年中国社会主义文学研究 | 蔡翔 | 上海大学文学院 | 专著 论文(集) | 2006-12-30 | |
17 | 马克思主义对后现代主义的分析批判 | 宋伟 | 辽宁大学 | 专著 论文(集) | 2007-12-1 | |
18 | 文化传统与中国现当代文艺理论的整体观 | 庄锡华 | 深圳大学文学院 | 专著 论文(集) | 2006-12-31 | |
19 | 文本研究与社会学批评 | 耿占春 | 河南大学文学院 | 专著 论文(集) | 2006-6-30 | |
20 | 当代文学变体与形式创新问题研究 | 赵宪章 | 南京大学中文系 | 专著 论文(集) | 2007-6-1 | |
21 | 新自由主义文化思潮研究 | 韩毓海 | 北京大学中文系 | 其他 专著 | 2005-1-30 | |
22 | 魏晋南北朝思想对话与文艺批评 | 袁济喜 | 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 | 论文(集) 专著 | 2006-6-30 | |
23 | 佛教与汉魏六朝文学思想研究 | 张弘 | 西北大学文学院 | 专著 论文(集) | 2006-12-20 | |
24 | 中国历史题材影视文学与历史的关系研究 | 范志忠 | 浙江大学广播电视艺术研究所 | 专著 论文(集) | 2005-12-30 | |
25 | 春秋笔法的现代阐释 | 李洲良 | 哈尔滨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 专著 论文(集) | 2005-7-1 | |
26 | 玄言诗派研究 | 胡大雷 | 广西师范大学 | 专著 论文(集) | 2006-6-30 | |
27 | 两晋历史与文学的关系研究 | 孙明君 |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 | 专著 论文(集) | 2007-12-30 | |
28 | 李杜之变与唐代文化转型 | 葛景春 |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 专著 | 2006-12-31 | |
29 | 中国古代诗歌声律数据库的建立及中近古时期诗歌律化过程研究 | 杜晓勤 | 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 | 论文(集) 电脑软件 | 2006-6-30 | |
30 | 中唐文人社会角色与文学研究 | 马自力 |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 专著 | 2006-3-1 | |
31 | 徽商与明清文学 | 朱万曙 | 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 | 专著 论文(集) | 2006-12-30 | |
32 | 明代书坊与小说研究 | 程国赋 | 暨南大学中国文化史籍研究所 | 专著 论文(集) | 2007-4-20 | |
33 | 明代诗学研究 | 张健 | 北京大学中文系 | 论文(集) 专著 | 2006-12-30 | |
34 | 清代词话考述 | 孙克强 | 河南大学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所 | 专著 论文(集) | 2007-12-31 | |
35 | 近代宋诗派研究 | 孙之梅 |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 专著 | 2007-12-30 | |
36 | 近代汉语的发展与白话小说兴起之关系研究 | 孟昭连 | 南开大学文学院 | 专著 | 2006-12-30 | |
37 | 中国古代文体学的基本理念 | 吴承学 | 中山大学中文系 | 专著 论文(集) | 2007-6-30 | |
38 | 中国古代戏曲与民俗文化关系研究 | 张大新 | 河南大学文学院 | 专著 论文(集) | 2007-12-31 | |
39 | 佛教与中国文人心路历程 | 胡遂 | 湖南大学 | 专著 论文(集) | 2005-10-31 | |
40 | 唱和诗词研究 | 巩本栋 | 南京大学中文系 | 专著 | 2007-8-31 | |
41 | 晚清民国传奇杂剧文献调查与史实研究 | 左鹏军 | 华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 专著 | 2007-10-30 | |
42 | 现代性与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 | 杨春时 | 厦门大学中文系 | 专著 | 2006-12-31 | |
43 | 《文艺报》与当代中国文艺思潮 | 施战军 |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 专著 | 2007-5-30 | |
44 | 中国女性文学形象塑造及对女性文化人格的影响研究 | 何向阳 |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 专著 | 2006-12-31 | |
45 | 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变迁史 | 张卫中 |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 专著 | 2006-12-30 | |
46 | 20世纪中国诗学与西方诗学的关系研究 | 谭桂林 | 湖南师范大学 | 专著 | 2006-6-30 | |
47 | 开创现代中国文学研究的新空间--民国报纸文艺副刊研究 | 郭武群 | 天津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 专著 | 2006-12-31 | |
48 | 现当代作家留学背景研究 | 郑春 |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 专著 | 2007-8-31 | |
49 | 解读延安:文学、知识分子和文化 | 李洁非 |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 | 专著 | 2006-12-31 | |
50 | 当代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思潮研究 | 荒林 |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 专著 | 2007-6-30 | |
51 | 中国现代小说理论研究 | 谢昭新 |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 专著 论文(集) | 2006-6-1 | |
52 | 语言转换中的文体与思想 | 董炳月 |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 专著 研究报告 | 2006-7-15 | |
53 | 当代西北地域作家群研究 | 赵学勇 | 兰州大学中文系 | 专著 论文(集) | 2006-12-31 | |
54 | 转型期中国文学与边缘区域及少数民族文化关系研究 | 姚新勇 | 暨南大学中文系 | 专著 | 2007-5-15 | |
55 | 经济欠发达地区一个重要作家群的崛起及意义 | 李建平 | 广西社会科学院 | 专著 论文(集) | 2006-3-31 | |
56 | 华人新生代作家和新华侨华人作家的比较研究 | 黄万华 |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 专著 | 2006-6-30 | |
57 | 当代历史文学生产体制、创作实践和历史观问题的综合研究 | 吴秀明 |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 专著 论文(集) | 2006-12-30 | |
58 | 民间叙事传统与故事传承 | 林继富 |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 专著 | 2006-12-30 | |
59 | 柯尔克孜民间文学中的帕米尔现象 | 曼拜特 | 新疆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 专著 | 2006-6-10 | |
60 | 口头论辩与史诗演述:彝族民间叙事传统研究 | 巴莫曲布嫫 |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 专著 | 2007-12-31 | |
61 | 少数民族活形态神话研究 | 李子贤 | 云南大学中日民俗文化研究中心 | 专著 论文(集) | 2007-12-31 | |
62 | 20世纪中国新诗理论史 | 吴思敬 |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 专著 | 2007-6-30 | |
63 | 诗画合璧史 | 陈正宏 | 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 | 专著 | 2006-12-31 | |
64 | 谢灵运新探与解读 | 姜剑云 | 河北大学人文学院 | 专著 | 2007-6-10 | |
65 | 中国新文学版本批评 | 金宏宇 | 武汉大学中文系 | 专著 | 2006-7-31 | |
青年项目 | ||||||
66 | 中国当代文艺思潮与当代政治关系研究 | 柏定国 | 湖南理工学院 | 专著 论文(集) | 2006-12-31 | |
67 | 中西文论对话与中国文论的民族性问题研究 | 邹广胜 | 浙江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 专著 | 2007-6-30 | |
68 | 禅境与诗境 | 马奔腾 | 中共中央党校文史部 | 专著 | 2006-12-30 | |
69 | 现代文化的转型与怀旧情结 | 赵静蓉 | 暨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 专著 论文(集) | 2006-5-1 | |
70 | 诗与德——审美与伦理的互动及其在文学中的显现 | 赵彦芳 | 扬州大学文学院 | 专著 | 2007-6-20 | |
71 | 汉语诗歌的音乐形式及其变迁 | 沈亚丹 |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 | 论文(集) 专著 | 2005-12-30 | |
72 | 六朝礼乐文化与礼乐歌辞 | 王福利 | 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 | 专著 论文(集) | 2007-12-30 | |
73 | 福建刻书与明代通俗文学的发展 | 涂秀虹 |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 专著 | 2006-12-31 | |
74 | 杨慎与盛明诗潮 | 雷磊 | 湘潭大学 | 专著 | 2007-12-30 | |
75 | 中国近代散文文体研究 | 王枫 | 北京大学中文系 | 论文(集) 专著 | 2006-12-31 | |
76 | 外国散文译介与中国散文的现代性转型 | 黄科安 | 泉州师范学院 | 专著 | 2007-3-31 | |
77 | 中国现代诗学范畴 | 陈 希 | 中山大学中文系 | 专著 论文(集) | 2006-5-30 | |
78 |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新生代小说家研究 | 吴义勤 |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 专著 论文(集) | 2007-10-31 | |
79 | 南明文学研究 | 潘承玉 | 绍兴文理学院中文系 | 专著 论文(集) | 2006-4-30 | |
80 | 《新青年》杂志研究 | 李宪瑜 |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 专著 | 2006-5-31 | |
81 | 从延安“新秧歌”到文革“样板戏”——革命大众文艺改造运动专题研究 | 张炼红 |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 专著 论文(集) | 2006-12-30 |
新闻学(23项) | ||||||
序号 | 项 目 名 称 | 负责人 | 工作单位 | 预期成果 | 计划完成时间 | |
重点项目 | ||||||
1 |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 | 方小翔 林枫 | 新华社新闻研究所 | 专著 研究报告 | 2006-8-12 | |
2 | 中国特色的电视产业运营模式研究 | 赵化勇 | 中国中央电视台 | 专著 | 2006-12-31 | |
一般项目 | ||||||
3 | 江泽民新闻思想研究 | 陈富清 |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 专著 | 2005-6-1 | |
4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国新闻传媒的角色、功能与使命 | 方延明 |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 专著 | 2006-6-30 | |
5 | 记者招待会与新闻发布会研究 | 李希光 | 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 | 专著 其他 | 2007-9-30 | |
6 | 新闻出版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吴高福 | 湖南大学 | 专著 论文(集) | 2005-2-24 | |
7 | 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大众传媒新闻竞争力研究 | 戴元光 | 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 | 专著 论文(集) | 2006-11-30 | |
8 | 文化产业集团的成长机制与政策取向研究:以传媒集团为例 | 邵培仁 | 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 论文(集) 研究报告 | 2005-12-31 | |
9 | 关于日本卡通制品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冲击及我国应采取的对策 | 范卫平 | 新闻出版总署 | 专著 研究报告 | 2007-7-30 | |
10 | 广播电视媒体资本运营研究 | 周明夫 | 中共青岛市委员会党校 | 研究报告 电脑软件 | 2005-2-18 | |
11 | 世界广播电视发展趋势 | 张丽 | 北京广播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 专著 论文(集) | 2006-8-21 | |
12 | 美国传媒控制系统研究 | 陈昌凤 |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 专著 | 2006-6-30 | |
13 | 中国版权保护政策研究 | 李明山 | 广东省韶关学院学报编辑部 | 专著 研究报告 | 2005-2-23 | |
14 | 江西苏区新闻事业研究 | 陈信凌 | 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系 | 专著 论文(集) | 2006-12-30 | |
15 | 完善我国媒介消费投诉的受理机制 | 宋小卫 |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 专著 | 2006-9-1 | |
16 | 近代以来我国报刊发行体制变迁研究 | 武志勇 | 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 | 专著 | 2006-12-30 | |
17 | 陕甘宁边区新闻事业研究 | 李文 |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系 | 专著 | 2006-12-30 | |
18 | 中国藏语报刊发展史研究 | 周德仓 | 西藏民族学院 | 专著 论文(集) | 2006-12-31 | |
青年项目 | ||||||
19 | 新闻传播行业协会角色与作用研究 | 支庭荣 | 暨南大学新闻学院 | 研究报告 论文(集) | 2005-6-30 | |
20 | 媒介行为的伦理道德问题研究 | 孟威 |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 论文(集) 专著 | 2005-10-31 | |
21 | 维吾尔报刊史研究 | 帕哈尔丁 | 新疆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 专著 论文(集) | 2006-6-30 | |
22 | 体育新闻传播体系的组织管理研究 | 刘石 | 哈尔滨体育学院 | 专著 研究报告 | 2006-7-30 | |
23 | 传媒预警研究 | 喻发胜 | 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系 | 专著 论文(集) | 2007-12-30 |
欢迎光临 中外艺术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http://kaoyan.art/)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