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度文化部文化艺术研究项目公示名单 | |||
序号 | 项目名称 | 申报人 | 申报人所在单位 |
1 | 中国古代艺术风格范畴整体研究 | 张兰芳 | 南京艺术学院 |
2 | 当代中国玻璃艺术史研究——断代、专题、区域艺术史研究 | 李文 | 中国美术学院 |
3 | 国际“表演转向”思潮与作为新兴交叉学科的“表演”之人文机制研究 | 邓菡彬 | 海南大学 |
4 | 中国艺术精神源流中的道德建构 | 张苓 | 山东艺术学院 |
5 | 新中国舞台上的外国戏剧演出研究 | 宫宝荣 | 上海戏剧学院 |
6 | 山东皮影艺术研究 | 郭学东 | 山东省艺术研究所 |
7 | 清宫节令戏研究 | 薛晓金 | 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 |
8 | 花雅之争中的乾嘉文人曲家研究 | 相晓燕 | 浙江省文化艺术研究院 |
9 | 古戏台声学效应对戏曲音乐的影响研究 | 杨阳 | 山西大学 |
10 | 抗战时期戏剧翻译版本考录 | 王巨川 | 中国艺术研究院 |
11 | 晚明戏曲生态研究 | 李志远 | 中国艺术研究院 |
12 | 当代戏曲移植改编研究 | 柯凡 | 中国艺术研究院 |
13 | 传统侗戏剧本异文的采集、整理、译注及研究 | 王剑 | 贵州师范大学 |
14 | 排场戏与戏曲编创模式研究——以邕剧为例 | 陈建平 | 中国戏曲学院 |
15 | 六盘山区传统地摊戏的挖掘与研究 | 邹荣 | 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族艺术研究所 |
16 | 《传奇汇考》整理与研究 | 王瑜瑜 | 中国艺术研究院 |
17 | 黄梅戏的跨文化互动与传播 | 冯冬 | 安徽省艺术研究院 |
18 | 黄新德与新时期以来黄梅戏表演艺术研究 | 吴海肖 | 安徽省艺术研究院 |
19 | 清代北京旗人群体与戏曲演变研究 | 刘尧晔 | 内蒙古自治区艺术研究所 |
20 | ECFA时代的台湾电影及两岸合拍片研究 | 孙慰川 | 南京师范大学 |
21 | 多屏融合背景下网络自制节目的形态及生产模式研究 | 王冬冬 | 同济大学 |
22 | 基于虚拟现实(VR)平台的微电影创作与应用研究 | 刘智海 | 中国美术学院 |
23 | 视听媒体虚拟现实(VR)作品内容创作研究 | 郭艳民 | 中国传媒大学 |
24 | 网络小说改编剧的互文性研究 | 李磊 | 山东艺术学院 |
25 | 新媒体“动画符号”的生成和传播研究 | 王凌轩 | 南京艺术学院 |
26 | 台港歌曲流行机制研究 | 李昂 | 吉林省艺术研究院 |
27 | 当代语境下的广西多声部民歌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 戴丽霞 | 广西艺术学院 |
28 | 严天池存世著述研究 | 王小龙 | 常熟理工学院 |
29 | 区域音乐研究视野下的云南壮族民歌“坡芽歌书”音乐个案研究 | 杨要武 | 云南省民族艺术研究院 |
30 | 天津近现代音乐史考略 | 曹宏凯 | 天津市艺术研究所 |
31 | 中越各民族竹铜器乐文化比较研究 | 高嬿 | 广西艺术学院 |
32 | 两宋礼乐观念变迁研究 | 杨成秀 | 上海音乐学院 |
33 | 网络歌曲传播的社会性分析及价值导向研究 | 袁茜 | 湖南理工学院 |
34 | 广西少数民族民歌润腔技艺与审美趣尚研究 | 温泉 | 广西艺术学院 |
35 | 基于大数据共享与分析的中国传统音乐资源元数据标准研究 | 孙豪 | 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 |
36 | 新媒体与舞蹈艺术研究 | 刘春 | 中国艺术研究院 |
37 | 龟兹舞蹈的图像表达与教学呈现研究 | 王泳舸 | 新疆艺术学院 |
38 | 齐乌岗巴画派研究 | 格桑益西 | 四川大学 |
39 | 中国雕塑创作实践中坚持民族性风格问题研究 | 钱绍武 | 中国国家画院 |
40 | 美术馆公共教育功能及实施策略研究 | 刘鹏 | 江苏省文化厅 |
41 | 中国画水论 | 林若熹 | 中国艺术研究院 |
42 | 汉代画像石(砖)流散日本的调查与文献研究 | 杨孝鸿 | 上海财经大学 |
43 | 二十世纪德语国家的中国美术研究 | 张平 | 华东师范大学 |
44 | 塔尔寺酥油花研究 | 张欣 | 中国艺术研究院 |
45 | 当代文化视野下的草原丝绸之路艺术研究 | 张鹏 | 中央美术学院 |
46 | 中国美术学科评价体系的研究与构建 | 翁震宇 | 中国美术学院 |
47 | 晚明画论典籍顾凝远《画引》研究 | 张曼华 | 南京艺术学院 |
48 | 中国龛窟造像史上最后的光亮——杭州飞来峰元代造像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 | 朱晨 | 中国美术学院 |
49 | 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文书法传承保护可持续发展研究 | 白音夫 | 内蒙古会展经济科学发展研究会 |
50 | 西南地区瑶族宗教艺术图像学研究 | 廖方容 | 广西艺术学院 |
51 | 宋代绘画地理研究 | 赵振宇 | 天津美术学院 |
52 | 中古时期敦煌佛教美术转型研究 | 郑弌 | 中央美术学院 |
53 | 龙山黑陶工艺文化研究 | 远宏 | 山东艺术学院 |
54 | 宋代传统器具造物思想与设计文化研究 | 周亚东 | 南通大学 |
55 | 中国白瓷工艺文化体系研究 | 王焕 | 中国艺术研究院 |
56 | 城市出行信息服务中的信息与交互设计研究 | 吴琼 | 清华大学 |
57 | 山东传统村落民居地域特色的保护与设计研究 | 李仲信 | 山东艺术学院 |
58 | 中国古代碑刻设计思想考释 | 王文广 | 盐城工学院 |
59 | 基于沿边民族文化特性的景观设计研究 | 江波 | 广西艺术学院 |
60 | 基于艺术设计应用的壮族图像谱系构建 | 谭有进 | 广西艺术学院 |
61 | 设计创新驱动的众创空间发展模式研究 | 徐雯洁 | 浙江大学 |
62 | 连片扶贫视角下湖北大别山红色聚落活化利用研究 | 李丽媛 | 武汉科技大学 |
63 | 互联网+时代的社交设计及衍生服务创新 | 甘为 | 广东工业大学 |
64 | 室内设计史中的女性参与及女性话语研究 | 杨京玲 | 南京艺术学院 |
65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市场化、产业化研究与途径 | 赵玉春 | 中国艺术研究院 |
66 | 贫困地区公共文化精准服务研究——以四川民族地区及革命老区为例 | 赵红川 | 四川省文化馆 |
67 | 传统艺术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路径选择与制度构建研究 | 申坤 | 中国艺术研究院 |
68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海外经验和经典案例研究 | 葛玉清 | 中国艺术研究院 |
69 | 当代中国的边疆文化治理体系研究 | 李传华 | 和田地区文化体育局 |
70 | 贫困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研究 | 肖红凌 | 黑龙江省图书馆 |
71 | 17-19世纪中国西部的旅行 | 万木春 | 中国美术学院 |
72 | 公共性视域下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研究 | 赵艳喜 | 山东省艺术研究院 |
73 | 基于信息不对称的中国艺术品市场体系构建 | 刘翔宇 | 山东艺术学院 |
74 | 中国木版年画地域性色彩体系及中国人的地域色彩记忆 | 蒋艳 | 中央美术学院 |
75 | 新常态下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建设绩效评价研究 | 王祝康 | 重庆图书馆 |
76 | 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与国有文化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研究 | 管理 | 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 |
77 | 公共艺术介入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研究 | 李雷 | 中国艺术研究院 |
78 | 民营美术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功能研究 | 郭奕华 | 上海艺术研究所 |
79 | 江南民间泥塑艺术发展历史及活态传承研究 | 张文珺 | 南京艺术学院 |
80 | 新城镇化建设下西南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文化保护研究 | 赵云雪 | 重庆市文化艺术研究院 |
欢迎光临 中外艺术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http://kaoyan.art/)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