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受疫情影响,我校今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将采取远程网络视频形式开展,复试使用“学信网招生远程面试系统”,为防止该网络平台出现问题影响复试,同时使用“腾讯会议”作为备用。
考生资格审查通过后才能参加复试,资格审查材料及内容包括:
1. 统考考生
①准考证;②身份证;③学历证书(应届本科生学生证);④在校历年学习成绩表(须加盖教务或人事部门公章);⑤各招生学院要求提供的其他证明材料。
2. 同等学力考生
除上述1中材料外还需提交:
①在国家核心刊物上以第一作者发表的学术论文;②国家承认大专毕业证(从获得大专毕业证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的9月1日至少2年)或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证。
3. 单独考试和强军计划考生
需满足获得学士学位至少4年或研究生学位至少2年,强军计划考生还需要满足35岁以下(录取当年的9月1日前)。除1中材料外,还需提交学位证书及两位专家推荐信。
4.管理类联考(MBA、EMBA、MEM)考生
除1中材料外,毕业时间还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① 专科毕业至少5年;②本科毕业至少3年;③硕士毕业至少2年。
以上所有材料均按照各招生学院要求,提前通过网络向报考学院提交电子版,原件在正式复试开始前进行网上视频审验。
英语口语和听力(20%)、专业知识测试(40%)、综合能力测试(含科研潜质、表述能力、目标志向、心理素质等40%),其中管理类联考考生在综合能力测试中加试思政考核,并计入复试成绩。
计划调剂的考生必须通过教育部指定的“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系统”进行报名,教育部网上调剂系统将于5月20日开放,我校调剂考生的复试形式、内容、录取标准与第一志愿上线考生复试工作相同,具体方案由各单位确定后另行发布。
1.校内调剂
生源不足的学科专业可以接收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的考生调剂。申请调剂的考生必须达到第一志愿报考学科所在门类的我校复试基本分数线和调入学科专业的复试分数线,并且学科专业门类应相近,统考科目基本相同。
学术型学科专业不接受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学位的考生调剂。全日制学科专业不接受第一志愿报考非全日制的考生调剂。
单独考试、强军计划考生不允许进行调剂。法律硕士(法学)只能接受报考前所学专业为法学的生源调入。报考法律硕士(非法学) 考生不得调入其他学科,其他专业的考生也不得调入该学科。
2.校外调剂
招收非全日制硕士的学科,生源不足时可接受校外调剂,但录取类别必须为“定向就业”,调剂复试分数线与该学科全日制复试分数线一致。如果我校复试分数线低于国家线,则以国家线为准。
未被我校录取但符合教育部调剂要求的考生,可在教育部复试分数线下达后向校外调剂。
3.其他要求
(1)调剂到本学科专业的考生应在第一志愿报考本学科专业复试合格考生之后排序,依次录取。
(2)接受调剂前将在网上公布调剂办法,明确调剂缺额、调剂要求、报名时间、调剂流程等。
(3)各招生学院根据调剂办法中的具体要求对调剂考生进行复试资格审核,资格审查不合格者不予参加调剂复试。
5月10日之后,研究生复试方案具体安排会在各学院网站发布,敬请关注。
欢迎光临 中外艺术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http://kaoyan.art/)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