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科技大学是新中国第一所重型机械本科院校,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文理科为两翼,装备制造主流学科特色鲜明,理学、工学、法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教育学等学科门类相互支撑,学士、硕士、博士多层次教育合理衔接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建校六十余年来,在重大技术装备研究领域创造了 20余项中国第一,数次斩获国家科技进步和技术发明奖。学校现有3个校区,在校生3 万余人,在校研究生2000 余人。 学校建有重型机械装备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冶金设备设计理论及技术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山西省金属轧制精整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山西省关键基础材料协同创新中心、山西省互联网+3D打印协同创新中心、山西省物流装备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智能物流装备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省信息安全及综合电磁防护技术研究生培养基地、山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太原科技大学基地)、2D/3D 视频通信与图像识别山西省科技创新团队等一批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及研究基地,为研究生培养搭建了一批重要平台。 学校 1981 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5 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现有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含 12 个二级学科博士点),设有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020 年,学校拟在16 个学术学位一级学科(专业)、2 个学术学位二级学科(专业),10个业学位授权类别(领域)招收硕士研究生 1000 余人。在机械、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与化工专业(领域)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招收联合培养硕士生30人。 二、学习年限、学费及奖助学金 1.全日制修业年限一般为3 年(法律(法学)、社会工作专业全日制培养修业年限为2 年),非 全日制修业年限可适当延长。 2.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费8000 元/生.年(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费按照山西省教育厅备案的 收费标准执行)。 3.录取后人事档案调至学校且无固定工资关系的全日制脱产学习研究生均可获得6000 元/生. 年的助学金。 4.全日制在校生可按规定申请20000 元的国家奖学金及8000、6000、3000 元/生.年的学业奖 学金和不同类型的单项奖学金,奖学金覆盖率可达100%。 5.学校设有一定数量的研究生“助研、助教、助管”岗位,经双向选择上岗后可获得相应的工作津贴。
6.在校生经申请立项后,可获得 5000 元-20000 元的省级或校级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资助。 7.联合培养硕士生奖助学金管理等事宜按相关规定另外执行。 三、调剂复试工作安排 1.我校调剂考生报名、复试工作将于 5月 20日后分批进行,并分批公布相关要求。第一批(次)调剂工作安排请于5 月中旬登录我校研究生院网站查询。各专业具体缺额(调剂)信息请待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以下简称“研招网”)的调剂服务系统开通后登陆查询,我校将在研招网动态公布、更新生源余缺信息。 2.我校研究生院未开通任何用于预调剂的 QQ 群、微信群及调剂系统。拟调剂考生需待研招网的调剂服务系统正式开通后,按照我校公布的调剂要求,在规定时间内用任一调剂志愿填报我校,考生调剂信息以研招网上考生填报内容为准。选报调剂志愿时,不仅要选择专业,同时要选择研究方向(部分专业按照研究方向进行调剂、复试、录取),填报前请认真查看调剂公告、招生目录等内容。研究方向、硕士生导师等信息请咨询拟调剂专业所在学院。 3.我校各专业调剂报名分数线均为教育部划定的A 类考生分数线,考生填报调剂志愿后,我校将主要依据调剂考生本科毕业专业、考研初试成绩(单科、总分)等条件进行综合遴选,并通过研招网向考生发送复试通知(现阶段无法预估各专业调剂考生复试分数线)。 4.考生接到复试通知后要在规定时间内确认接受“复试通知”,我校只对已同意参加复试的考生安排复试。 5.我校会在研究生院网站及研招网动态公布2020 年度调剂、复试、录取相关最新信息,请保持关注。研究生院招生办咨询电话:0351-6998486。
四、太原科技大学 2020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拟接受调剂(第一批)专业及基本要求(最终调剂信息以在研招网调剂服务系统公布信息为准)
学院、专业、研究方向 | | | | | | | | | | | | | | | | | | |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政治学类、哲学类、 历史学类专业优先。 | | | | | | 毕业专业须为法学类(通过司考或全国法考优先,复试报到时需提供法律执业资格证书或成绩通知单等证明)。 | | | | |
070100 数学 | | | | | | | | | | | | | | 毕业专业须为机械类,接受少量毕业专业为力学类、材料类、电气类、自动化类、仪器类考生调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 复合材料制造及装备 (与中科院宁波材料所联合培养) | 12-14 研究方向(与中科院宁波材料所联合培养)属同一复试小组 | | 13 机器人与智能制造装备技术 (与中科院宁波材料所联合培养) | 14 精密制造工艺与系统 (与中科院宁波材料所联合培养) | | | | | | | | | | | |
03 新型轻质合金材料及表面防护 | | | | | | | | | | | | | 11-13 研究方向(与中科院金属所联合培养)属同一复试小组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 特种纤维与复合材料 (与中科院宁波材料所联合培养) | 11-13 研究方向(与中科院宁波材料所联合培养)属同一复试小组 | | 12 表面强化涂层材料与技术 (与中科院宁波材料所联合培养) | 13 催化与分离技术 (与中科院宁波材料所联合培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毕业专业须为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 数学类、物理学类。 | | | | |
01 计算机技术 | | | | | | | | | | 毕业专业须为交通运输类、土木类、机械类、力学类、计算机类(工学)、自动化类、电子信息类、数学类、统计学类及交通管理工程(工学)、交通管理(工学)专业。 | | | 毕业专业须为物流工程(工学)及机械 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学)专业。 | | | | | | 毕业专业须为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及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生态学、生物技术、大气科学专业。 | | | | | | 毕业专业须为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及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生态学、生物技术、大气科学专业。 | | | | | | | | | | | | | 须有三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只招收在 职定向就业人员。 | | | | | | | 化工与制药类、化学类、生物工程类、生物科学类、药学类、中药学类、材料类、环境科学与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及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油气储运工程专业优先。 | | | | | | | |
太原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2020 年 4 月 20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