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 2025年考研 还有 0000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130500)设计学博士

[复制链接]
查看: 1736|回复: 0

3048

主题

3075

帖子

6709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670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8-31 17:0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设计学(艺术学)

一、简介
同济大学设计教育发轫于上世纪四十年代,深受“包豪斯”学派的影响,与本校建筑教育紧密结合。1986年,同济大学开始工业设计本科招生;2000年,增设艺术设计本科专业,分别授工学学士和文学学士学位。同济大学2000年获设计艺术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开始招收设计艺术学硕士研究生;2011年获设计学一级硕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开始招收设计学硕士研究生;1997年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获批,2009年全日制(工程专业学位)工业设计工程(领域)硕士开始招生;2009年艺术专业硕士学位(MFA)获批,2010年全制(艺术专业学位)艺术设计(领域)开始招生;2002年开始招收设计历史与理论方向博士生,授工学博士学位;2015年同济大学正式获得设计学博士学位授予权,2016年开始招收设计学博士研究生,可授艺术学或工学博士学位。
同济大学设计学学科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以“创新设计”为主要内涵和特色,适应全球数字网络时代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征,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大学的使命、全球性挑战,定位“面向产业转型和未来生活的智能可持续设计”,以培养全球知识网络经济时代的“可持续设计创新”领军人才为使命,以高水平的设计研究驱动创新、引领行业发展和产业升级、造福人类生活。
其中,艺术学博士教育重点培养学术型设计研究、设计创新高端人才,强调更为抽象的学习与思维能力。本学科鼓励通过开展跨学科可持续设计创新研究,同校内外其它学科充分交叉、协同创新,面对来自真实世界的挑战,为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本学科先后与澳大利亚斯威本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建立了双博士学位培养平台;与全球顶尖的学术出版社Elsevier合作创办了《设计、经济与创新(She Ji: The Journal of Design, Economics and Innovation)》学报。
  
、研究方向
1.设计历史与理论
  本方向重点培养设计历史、理论和文化批评,以及设计教育领域的学术研究领军人才,注重在体现设计文化生态的多元论探究架构以及跨学科背景下塑造学生的设计学术研究能力。设计历史研究探索并揭示影响设计发展的历史原因及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上讨论设计的当下价值及未来趋势;设计理论研究将发展针对充满复杂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社会技术系统问题的设计理论、原则和方法论;设计教育研究则侧重在设计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
2.环境与人居
本方向聚焦人类聚居现象,研究人类与自然、人造物系统和赛博系统之间可持续交互的各种设计问题和设计解决策略,包括人居形式、场所空间、环境心理、情感体验、智能生活、城乡交互、社群营造和社会创新等。该方向将以系统的、以人为本的以及跨学科的视角,研究创造和促成可持续人类聚居环境的各种基础与前瞻性设计理论、设计方法和设计工具。本方向更致力于培养具有思辨力、原创力、同理心、协同力、责任心和全球观的设计学术研究领军人才。
3.商业与创新
本方向立足于全球经济社会变革现状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集成设计学、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知识,结合全球创新发展趋势与典型案例,深入探究设计驱动的产业创新、企业及品牌战略、商业管理、产品服务系统、创造力激发、创新创业、开放式与可持续创新等理论、方法和工具,培养具有战略设计思维的高级复合型学术创新领军人才。本方向将与政府、高端智库和跨国企业合作开展设计竞争力评价与咨询、设计价值评估、创新生态体系构建等创新方法研究。
4.媒体与交互
本方向从不同媒体形式与交互模式的表达方式、交互机制、支撑技术等出发,研究人工智能时代设计的数字化手段、智能化要素和跨界创新理论、方法与工具。本方向将前瞻性地探索技术在设计中的运用,并对不断涌现的新媒介形式与交互模式进行深度的剖析。具体研究内容包括媒体计算、人与智能系统的交互及服务、可用性研究、用户体验、AR/VR/MR等新媒介的交互模式与创新应用等。本方向致力于培养全球知识网络时代媒体和交互设计领域的学术研究领军人才。
5.媒体与交互(网络与新媒体)
本方向侧重于培养学生在数字媒体艺术方向的综合能力。新媒体的受众接触特征和艺术生成技术的发展开启了席卷全球的媒体艺术革命,新的经济形态、商业模式、社交方式、舆论表达途径、艺术表现形式等都应运而生。新媒体艺术与交互的研究和实践,涉及新媒体理论、文化传播、影视艺术表现、品牌传播、交互设计、动画游戏等。结合国际最新发展趋势,以学科融合的思维开展研究,对新技术条件下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创作规律及其社会效应进行深入探究。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学科背景和报考志愿,选择相应的研究方向进行博士阶段的学习。
  
三、学制及学习年限
博士研究生学制为4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7年。
  
四、学分要求
博士研究生至少应修满23学分,其中公共学位课4学分,专业学位课4学分,非学位课6学分(含基于研究方向的跨学院或跨学科课程至少1门,2学分),必修环节9学分(论文选题1学分、研究生学术行为规范1学分、同济高等讲堂2学分、中期综合考核3学分、论文阶段成果学术报告会1学分、教学实习1学分)。
  
五、学位论文
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学位论文原则上应用汉语撰写;留学生可用英语撰写学位论文,且必须在学位论文中附加详细汉语摘要。

使用汉语撰写的博士学位论文,除学位论文的英语摘要外,至少还应提交一篇根据学位论文撰写的符合公开发表要求的英语学术论文(可未正式发表)。

1.论文选题:博士研究生的论文选题由各学科组根据学校要求的时间集中组织。在论文的研究过程中,若论文课题有重大变动,应重新召开选题报告会。论文选题按学科组进行排序,论文选题第一次不通过者,需在6个月后申请重新进行选题报告会。
2.中期综合考核:博士研究生的中期综合考核由学科集中组织。考试成绩按学院分等级录入管理信息系统,成绩为优的比例≤40%,成绩为良的比例≤40%,成绩为合格或不通过的比例不低于20%。中期综合考核第一次不通过者,可在6个月后申请再次考核。
3. 预答辩:是否集中各学科自行确定。预答辩通过后方可进行学位论文盲审。
4. 盲审:按照学校和学院相关规定执行。
5. 答辩:博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评阅、答辩组织、答辩审批、答辩过程,以及提前答辩和延期答辩的规定请参见《同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
6. 涉密论文:涉密学位论文及申请学位的保密管理工作,按《同济大学涉密研究生与涉密学位论文管理规定》(同济研【2018】65号)执行。
  
六、学术成果
申请设计学博士学位者,应在相关刊物或国际会议上公开发表研究成果,需以第1作者(包括导师为第1作者,本人为第2作者的情况)发表3篇学术论文,其中:a) 至少2篇须为SCI、SSCI、CSSCI、CSCD、A&HCI、EI检索期刊论文,此a)类型中,CSCD期刊文章只认定1篇有效; b) 另1篇须为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认定的学术期刊论文或会议论文。在学期间拿到发明专利授权证书(排名第1或导师排名第1本人排名第2),可抵b)论文。本规定的解释权归学位评定分委员会。
研究生在申请论文答辩时,未能达到规定的学术论文发表要求,但已完成培养计划,经学科专业委员会审核同意可申请论文答辩,答辩通过者,可先予以毕业。其学位申请按《同济大学关于博士硕士学位申请者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执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热门图文
精华帖子
热门图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