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达北京的一刹那,我开始打起了退堂鼓。并不是因为报考大学,而是因为北京。拥挤的地铁、拥挤的人群、拥挤的交通、拥挤的街道,还有我拥挤的内心。在去往学校的路上,我的内心便告诉自己:我很难属于这个城市。除了自身的实力因素外(考博的实际准备),还有就是我无法享受这种来自于都市的喧嚣与繁华。此时此刻的我,更加想念我那遥远的故乡和那宁静的校园。 说句心里话,我真的是怀揣着一颗学术之心而来,我考博的目的也是想在学术上有所作为。先前也给导师发过邮件,但是没有得到导师的只字回复,我的心,也早已凉了半截。而此时此刻,我来到了魂牵梦绕的北京后,彻底对这个城市,对这个校园失去了兴趣。光是住一晚上的住宿费用,就要将近400元。我在想,如果我成为了这所大学的博士研究生,我要怎么能承受这些看似平常却十分昂贵的消费?我又怎么能够权衡好学习和生活之间的矛盾?难不成我继续暴饮秋雨?难不成我还要捉襟见肘?难不成我还要向父母伸手要钱,讨一些生活费?想到这里,我不禁一声长叹。甚至开始怀疑读博究竟有没有用。 这些困惑,使得我从到北京的那一晚起,就开始失眠。谁又能睡得着呢?各种琐事,已经把我逼进生活的十字路口。此时此刻,放在我眼前的路只剩下两条:进或者是退。前进就是要完成考试,但是,直到我走上考场的一刻,我都不知道专业课到底要考些什么。英语的难度如何?在这里,我作为一个“近期”的过来人,和大家分享一点经验是,一定要在考前要做好准备,千万别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参加博士研究生考试。无论从心理压力还是从时间的成本来讲,代价都很大。尤其是那些报考了很远很远地方高校的考生,还要经历一路的奔波。身体是否能吃得消,城市消费如何,院校是否公平等等一定要考虑进去。 我就没有想这么多,因为我的学科所限,所以呢,能报考的院校也不是很多。导师虽然没有给我明确的回复,但是我还是义无反顾地来了。颇有“有志者,事竟成”之气势。我心里想着既然来了,就要好好地考,这样才能对得起自己来回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对得起自己近一年来的付出。我心想,既然来了,就不能退缩,这样才能对得起自己“终将逝去的青春”! 可是没有准备好,又能怎么考好呢?这也是我内心略有一丝慌乱的缘由。本来就不知道要考点什么,现在也没准备充分,该如何面对考试?我在这里和大家分享的一点经验是,不管什么样的题,都要认真反复地读,结合自己的思路来作答,这样一来,一定会有一个明确的答题方向。 文科类的考博试题,一般都是考主观题。主观题的特性是重在考答题人的发散性思维。换言之,你抓住了一根主线后,便可以结合自己所学知识和自己的语言功底任意发挥。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可以无节制、无下限地任意胡言乱语,而是有目的、有方向、有理论深度地进行一种有类于学术话语的表达。这句话听着很拗口,其实就是告诉你,你写的东西一定要像学术论文一样,这样才是一个好的答题策略。没有这样的能力怎么办?那就多上知网、维普网等平台多看论文吧!尤其是所要报考院校导师的文章,和CSSCI来源期刊的文章。常言道,“开卷有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说实话,考场上的我,很多题是看不懂的。但是,为了防止这类事情发生,我还是提前做了一些准备的。比如说,对考试的题目进行了解析,然后结合自己的知识,并进行一种有类于学术话语式的表述。不管怎样,我听一个师姐说,这会给导师一个印象:虽然你写的不一定在点上,但是你能够进行学术表达。相比那些只会空洞地讲一些白话的考生而言,还是会占有一定优势的。还需要注意的是主观题主观的色彩是非常的浓厚,所以,在进行表述的时候,层次一定要清楚。让人能够看出你的答题的思路和逻辑。切记,不能东一嘴西一嘴,满天跑火车。答题不是“唠嗑”,什么都可以说,什么都能讲。论文类的表述更不是散文写作。形散而神不散的写作形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采纳,但是,那种方法却不是考试时最应采取的良策。 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个事例:我的一个师兄和我讲,他曾经帮他的导师改过一些研究生考试的卷子。他的导师很明确地告诉他:“胡编乱造瞎写的一分不给!”这和那些强调必须多写、写满地答题策略的人,形成了一个反向对比。到底该支持哪一个观点呢?我想应该因题而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考博本身就充满了不确定性,所以考博考试更加要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如果导师的学术性是非常地强,切记,不要胡言乱语;如果导师的学术不是特别地强,切记,不要胡编乱造。自己有把握的,能自圆其说的,能围绕核心问题阐发自我的见解的,一定要多说、多写;如果不能够准确把握的,自己也不是十分确定是对还是错的,要少说少写。 人生何其漫漫,行将结束全文之时,我想和大家分享一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若是被理想指引,而不是被生活逼迫,我想,你的考博一定充满无限精力,而你的博士历程也必将充满激情。我们都将成为时代的“过去时”,那些在考博之路上挥洒的青春和汗水,也终将成为我们亲切的怀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