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 2025年考研 还有 0000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以一敌十的答题套路——电影

[复制链接]
查看: 1956|回复: 0

3048

主题

3075

帖子

6709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670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 20:31: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世纪40年代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成就

看到这道题,我们可以很明确的把范围缩小到20世纪40年代。需要对中国电影史以及20世纪40年代的历史背景有所了解,涉及的知识面较广,难度较大。在答题的时候首先要介绍在中国20世纪40年代的社会背景,因为电影创作与社会背景关系密切。其次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都产生了哪些典型作品(列出至少3部电影及其导演,要有典型性)。最后说明现实意义。给大家套路一个提纲:

一、20世纪40年代中国电影的背景
中国电影指的是抗战胜利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电影创作时期,也称为20世纪40年代战后电影,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中国电影在经历八年抗战的动荡之后,开始复苏。一批优秀的作品相继问世,批判现实主义成为这一时期的电影主流方向。(这里要列举出一些20世纪40年代的影片,有哪些标志)

二、20世纪40年代主要代表作品及贡献
这个时期的作品对社会的揭露和批判更加强烈,并且电影创作的题材与现实联系更加的密切。以蔡楚生为代表的中国第二代电影人,继承了中国电影的叙事传统,将家庭人伦悲欢离合的故事来透视社会人生。(可通过具体影片展开这些作品所做的历史贡献)

三、举例说明对现实的意义
相比30年代的中国电影,最为突出的成就在于电影观念的成熟。这种观念上的成熟是指经过了长年抗战血与火洗礼之后,电影人已经不再把电影看成是与现实脱节的个人情感表达和叙述。与国家命运和当下社会生活息息相关,战后电影直接社会现实问题,给予揭露和批判。(只给大家写了一下具体要谈的思路和内容,大家这部分要自己展开来写,要举例说明)
四、总结对现实的成就
40年代电影人以出色的勇敢的创作态度使批判现实主义的色彩更为浓烈,影片的内容更加深刻。比如《一江春水向东流》作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受到当时广大观众的空前欢迎和进步舆论的盛赞,也说明了顺应历史发展的40年代批判现实主义电影是中国电影艺术成熟的标志。


通过这道题,要为大家拓展几道相似的题型以及延伸的题:
1.早期中国电影的特点及其现实意义。
2.30年代中国电影与40年代相比最大的进步在哪里?
3.分析中国主旋律电影的发展概况

接下来就中国主旋律电影的发展概况为大家剖析一下答题思路:
回答这道题,首先要做一个名词解释,就是何为“主旋律”或给主旋律下一个定义,之后才能分析中国主旋律电影的发展状况。同时要把主旋律电影和中国的社会历史背景相融合,根据不同的年代以时间轴来阐述主旋律电影的发展状况,大致可分为20世纪50年代、改革开放后、20世纪90年代、21世纪之后,而这些主旋律电影大多数是以英雄人物为主要歌颂对象的(这里大家可以列举出几个影片的例子,也可以结合《建党伟业》、《建国大业》等进行阐述)

看一下为大家列出的提纲:
1.介绍不同年代电影发展的趋势
2.主旋律电影的发展
3.总结主旋律的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要以意识形态内涵为指向,注重教育观念是中国正剧电影浓重的色彩,这和中国文艺传统的“反义载道”观念源远流长相关,中国电影理论包含着浓重的政治社会意识形态色彩。20世纪50年代新政权时对政治意识形态表现的偏向成为创作不能违法的规则。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电影艺术以反拨极“左”的方式开始确立了面向时代主题的趋向。20世纪90年代主旋律问题愈来愈成为电影理论的重要部件,主旋律与多样化的协和关系的倡导、注重思想性、艺术性、娱乐性的综合,成为理论要求。树立主旋律英雄的人物传记片大致创作的几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前是摸索人物舍己为公,集体英雄的价值最为重要。在充分认识充满哲理教化目的的理想倾向的传统时,应当坚持的倡导电影多样性艺术性创造的重要性,并且倡导主旋律的人情化,在中国电影真正在自由的艺术境界中大放手脚,人性情感表现越来越丰富时,中国民族电影的旋律才能实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热门图文
精华帖子
热门图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