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 2025年考研 还有 0000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清华大学建筑学考研经验分享

[复制链接]
查看: 4770|回复: 0

1399

主题

1475

帖子

3536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53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3-15 23:29: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先说说建筑史的复习吧,楼主15年8月辞职专心复习(你们也知道在设计院一边工作一边看书实在是不太行。。。),建筑史和英语是同期开始的,第一轮复习从八月初到国庆节之前,主要是对参考书目的概览,一般来讲中外建筑史,各选择一到两本书作为核心,辅助其他书目来看,外国建筑史我用的陈志华罗小未的书,辅助了外国建筑史图说,以及外国城市建设史。中国建筑史我用的刘敦桢的中国古代建筑史以及侯幼彬的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图说,这两本书为核心,辅助潘谷西的中国建筑史和李允鉌的华夏意匠,以及中国城市建设史。第一轮一定要把细节性知识面面俱到的扫过一遍,尽量不留漏洞,可以不去记忆的很清楚,但是需要知道各部分知识在书的哪一章节。看书的目的是概括每本书的建筑史观和核心思想,然后把个人理解的史观部分往一本书上汇总。我的外国建筑史总结,写在了陈志华罗小未和刘松茯三本书上(这个很大程度上受母校影响,所以对刘松茯的书难以忘怀。不过这本书有很大的个体优势,就是阐述的客观事实较多,而主观性的史观表达深刻程度不够,也不是很多,很利于记忆细节性的知识。),中国建筑史总结,写在了侯幼彬的图说上,并在刘敦桢的书上补充了一部分。
这一遍的学习过程,可以不需要构造自己对具体历史的观点和认识,但是需要概括理解建筑史书上带有主观性的史观内容,有些老师的思想差异会很大,听了同济常青和卢永毅的上课录音,以及清华的学堂在线,你会比较清晰的掌握到各个老师对于同一建筑、建筑师,以及历史的个体思考的区别。第一轮不用强调对细节性知识的记忆,只需要构建史观框架。
然后开始第二轮复习,因为我前期是没有加入政治和快题的复习的,所以有比较充裕的时间攻克建筑史,所以有一个流程我是提前开始了,就是汇总真题,这个我在九月初就已经开始了,这是第二轮复习两大流程之一,我总结了清华,同济,东大及哈工大四个学校从89年开始的所有真题,以及一部分天大重大的真题(这部分题目和清华的题区别已经较大),我认为题的量一定要大,或者你就需要具有举一反三的能力,看到一道题可以想到它十种以上的出题方法及回答,我的这种能力是在大量的题目总结中形成的,外国建筑史按照时间顺序分类即可,中国建筑史按时间分类意义不大,推荐还是按照坛庙宫殿住宅园林等等的类型学分类较宜。这部分总结完成在十月中旬。总结在笔记本上,强化对出题方式方法的记忆,以及直接了解出题人的考点,重点和出题层次。总结题目的过程中只需要做自己能力之内的可以快速查书或者总结的题目即可,有些很复杂的无法马上作答的论述题可以跳过去,以节省时间。
第二轮复习的第二大流程,就是史观总结,具体总结内容就是在第一轮复习中已经写在书上的史观及个人体会,并且附加一些重要建筑及建筑师的信息,这轮复习好比在骨骼之上长出的肌肉,在史观概括规划之下,细节性的小知识点在这个时候就已经很好记忆。很多东西看过之后真的很难忘记,或者即使忘记也可以用个人语言概括出来。我觉得就是具有了一种可以轻松进行各类名词解释的能力吧。当然,重点的重点是强化史观,总结写书人的史观,还有结合清华的老师的一些论文,总结他们的史观,然后概括提炼出有个人属性的属于自己的历史观。这个对于论述题和对比题来说是最核心的能力。
这一轮之后就已经是十一月初期,大概11月8号左右,就是现场报名之前,完成四本笔记的总结。然后用一周到两周的时间不断的进行建筑史横向与竖向的串联,简单说就是,同类型建筑,横向对比,总结相同与不同点,这个对记忆有极大帮助。同时期建筑,尤其对于外国建筑来讲,对于风格史的记忆来讲,有很大意义。纵向的时间串联,就是前后的史观以及设计方法,设计出发点以及落脚点的对比,总结出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探索和进步,各个时期的优劣势和发展趋势。
最后一轮就是11月中旬到12月中旬的一个月时间了,根据前面的学习情况,查缺补漏,补充个人弱点部分(这个时候你应该很清楚自己哪里学习程度不够),然后强化对题目的记忆,并且根据第二轮的学习,总结论述题(这时候你会发现,论述题你会有很多内容可以说出来,但是有时候逻辑性不强),论述题在这个时候就需要总结一套自己的阐述逻辑,我是通过刘松茯的那本书的阐述方法来总结的论述题(就是客观内容+主观史观,客观内容包括时期,平立剖,内部空间及流线组织。主观史观包括哲学思想,设计出发点,历史观以及承上启下的作用等等)。完成论述题的总结,并且对小的知识点反复串联,做到信手拈来,这轮的工作基本就完成了。
最后离考试还有12-15天时间,这时候可以放下除了清华之外的其他学校的题,专攻清华的建筑史题目,过程比较呆板,也无需赘述。就是大量性的反复记忆,然后规律生活准备迎接考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热门图文
精华帖子
热门图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