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 2025年考研 还有 0000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23年上海大学130500 艺术学理论(上海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复制链接]
查看: 1684|回复: 0

3002

主题

3017

帖子

658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658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6-13 14:24: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30100 艺术学理论(上海美术学院)
  学制:4 年
  专业介绍:

    上海大学艺术学理论学位点是艺术学升为门类以后第一批获得“艺术学理论”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目前该学位点由上海美术学院与上海电影学院共同招生和培养。本学科学术团队结构合理,学术力量雄厚,科研成果丰富,现有校内专职与国内外特聘博士生导师30余位,长期从事本领域的基础与前沿研究,在全国具有较大的影响,与国内外同行专家和院校有着密切的联系。本学科目前承担国家社科艺术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艺术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项目、省部级项目等20余项,近5年出版各类著作数十部。

  研究方向:
  01.艺术历史与美学
  02.都市艺术管理
  03.视觉文化与艺术创意

  指导教师:
01.艺术历史与美学
郭亮(本年度不招生)、曹意强(本年度不招生)、夏燕靖、任华东、林少雄(本年度不招生)、张慨、朱青生(本年度不招生)
02.都市艺术管理
李超(本年度不招生)、马琳、翁剑青(本年度不招生)、陈履生(本年度不招生)
03.视觉文化与艺术创意
李采姣、刘旭光(本年度不招生)、曾军(本年度不招生)、黄剑波(本年度不招生)

  考试科目:
  1. 1001英语  1002日语
  2. 2018艺术学理论专业基础
  3. 3019艺术学理论专业综合

  申请-考核办法: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202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实行“申请—考核”制,凡符合报考条件的申请人需提交相关材料,学院将对考生申请材料进行综合评价,依据综合评价结果确定差额综合考核名单,经综合考核后择优录取。
一、申请人申请
1. 申请条件
   申请考生必须满足《上海大学2023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详见学校研招网)规定要求,并且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1)诚实守信,学风端正,无任何考试作弊、剽窃他人学术成果及其它违法违纪受处分记录;
(2)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秀,对科学研究具有浓厚兴趣,并具有突出的科研能力,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已经以第一(或导师以外第一)作者公开发表2篇及以上与申请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或相应的科研成果;
(3)具备一定外语水平(须提供各类官方认可的外语水平证明);
(4)报考前应向报考导师发送相关材料,使报考导师了解考生的各项报考条件;
(5)报考类别一般为非定向,即入学前须将考生本人全部人事档案和组织关系等转入我校,不接受同等学力考生申请。
2. 申请时间
    申请人须于《上海大学2023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详见学校研招网)规定时间内,登录“上海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综合管理系统”,按相关要求完成网上报名手续,完成报名手续后进入“材料提交”环节。
3. 材料提交
    申请人须于《上海大学2023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详见学校研招网)规定时间内,将报考材料整理完毕,在报名系统提交电子版,并将符合条件的申请材料按要求装订,邮寄到指定地点。逾期未收到材料,将视为自动放弃报考资格(网上报名视为无效,不退还报名费)。
    申请材料的内容、体例与装订形式,须按照以下要求:
(1)《上海大学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名登记表》1 份(网上报名成功后下载,A4 纸正反打印);
(2)硕士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及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学位认证报告);
①考生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https://www.chsi.com.cn),查询学历信息并下载打印本人的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如不成功须申请书面认证报告后复印,具体申请操作见:(https://www.chsi.com.cn/wssq/);
②考生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https://www.chsi.com.cn/xwcx/index.jsp),在线查询学位,并截图打印,如不成功须申请中文学位电子认证报告后打印,具体申请操作见:(https://www.chsi.com.cn/xlcx/brcxff.jsp);
③应届硕士毕业生提供学生证复印件及学籍认证报告,考生可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https://www.chsi.com.cn),在线申请学籍验证并下载打印学籍认证报告;
④凡在境外获得学位的考生,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复印件;
(3)有效居民身份证复印件;
(4)本科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无本科学历学位的无需提供);
(5)硕士研究生阶段课程学习成绩单或复印件(需加盖成绩管理部门公章);
(6)至少两位与报考学科专业领域相关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书面推荐书原件(具体格式可从校研招网上下载,用A4纸打印);
(7)外语水平成绩证明复印件(外国语水平证书、成绩单或留学经历证明等,外文证明件需附中文翻译件);
(8)自我评价和攻博期间的详细研究计划书(不少于 5000 字)(可至上海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下载);
(9)硕士学位论文(应届硕士毕业生可提供论文详细摘要和目录);
(10)证明本人研究和创新能力的获奖证书复印件;
(11)已有科研(或创作)成果复印件。(包括发表学术论文、申请专利、获得科技奖励以及参与科研项目情况等;所获得的各类与申请博士有关的获奖证书复印件;参展或获奖作品须附证书复印件和作品照片;个人作品集、出版物或取得具有相应学术水平的工作成果相关证明)。
    注:纸质材料请按照材料清单里的11项准备(每一项内容装订后,请标明顺序,按照顺序放入牛皮纸袋中,牛皮纸背面请注明报考号、姓名、导师姓名和报考学院,牛皮袋封面请列出11项清单列表,以备查验勾选),请在规定时间递交所有报考材料(电子/纸质)。
二、材料审查、综合考核、拟录取
(一)材料审查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专业审核小组对考生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根据综合评价结果择优确定参加综合考核的考生名单,并通过上海美术学院官网公布,同时通过系统中预留的考生邮箱发送通知书,通知相关申请人参加综合考核。
(二)综合考核与拟录取
    综合考核主要包括对考生外语能力、专业素质与能力、综合素质及培养潜质的考核。
1. 资格审核
    资格审核通过者才可参加综合考核。资格审核包括如下内容:
    应届考生:审查有效居民二代身份证原件、学生证原件(最晚8月底新生报到时能提供学位证书原件,否则取消录取资格)。
    往届考生:审查有效居民二代身份证原件、硕士学位证书原件(在境外获得硕士学位的考生还需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书原件)、考生为本校(上海大学)在职人员的须提供学校人事处等部门的同意报考证明、外语水平证书原件。
2. 专业基础考核
    专业基础考核的内容和形式由专业基础考核小组确定。
3. 专业综合考核
    专业综合考核以专业面试的形式进行,考生以PPT形式汇报个人研究基础、研究方向与研究设想,以“研究计划书”内容为主。
4. 综合能力考核
    综合能力考核为考官问答的方式,注重考核考生的基础理论,尤其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科研水平和研究潜质、学术兴趣和学术能力等。
5. 外语能力考核
    外语能力考核为考官问答的方式。
6. 综合考核组织方式和计分方式
    专业综合、综合能力、外语能力的考核按照一级学科或相近二级学科组成综合考核小组,小组成员不少于5人。每位考生的综合考核时间不少于30分钟。每位考官独立为考生按考核项目打分,所有考官的单项平均分为考生该单项的考核成绩。
    综合考核总成绩满分为500分,其中外语成绩、专业基础成绩、专业综合成绩满分均为100分,综合能力成绩满分为200分。
    综合考核总成绩=外语成绩+专业基础成绩+专业综合成绩+综合能力成绩
    各单项成绩中有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7. 公布结果与拟录取
    各项成绩合格者,根据本年度博士生招生名额指标情况,按综合考核总成绩排序,拟录取结果由学校统一公示。
三、培养环节
    博士研究生入学后按照学校和学院相关规定进行培养,参加积分考核、中期考核、论文开题、预答辩等各环节考核。对培养过程各环节考核未达到要求的博士研究生将给予学业警告、延期、分流淘汰或淘汰。
四、其他
    有招生条件的导师(见后附导师名单),原则上每人每年招收不超过1名博士研究生;本年度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不接受定向报考。
五、信息查询及联系方式
1. 招生信息网址:
上海大学研究生招生官网:https://yjszs.shu.edu.cn/
上海美术学院官网:https://safa.shu.edu.cn/index.htm
2. 微信公众号:上海大学研招、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

3. 上海美术学院研究生招生咨询电话:021-56510906(工作日:8:30~11:00,13:00~16:00)

  纸质材料接收人(请考生务必选择顺丰或EMS快递邮寄):

报考材料邮寄地址:上海市静安区延长路149号电机楼216室,邮编:200072,联系人:许老师,收件联系电话:021-56510906。收件时间:时间以《上海大学2023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详见学校研招网)规定时间为准(以邮戳时间为准,国定假日与双休日除外)。顺丰快递和EMS快递均可(不收到付件)


  参考书目:



  导师介绍(按导师姓名拼音顺序排列):
曹意强
曹意强(男),英国牛津大学哲学博士。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艺术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6年至2019年担任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院长及《新美术》主编,曾任国务院第五、六届艺术学科评议组成员、召集人,第一至第三届全国艺术专业研究生学位指导委员会美术与设计分委会召集人。在国际上现任瓦尔堡研究院资深学术委员、英国World Art Studies(《世界艺术研究》)学刊编委,曾任英国权威刊物Art History(《艺术史》)国际编委、美国华盛顿国立美术馆高级研究员、宾夕法尼亚大学访问教授、克拉克艺术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研究员、密西根大学访问教授、英国牛津大学阿什莫陵博物馆顾问。发表中英文论文百余篇,提出“图像证史”“艺术智性模式”和“观念的隐形之链”等理论。专著有《艺术学的理论视域》《艺术与智性》《艺术与历史》《艺术史的视野》《时代的肖像》等。主编《艺术管理学概论》《美术博物馆学概论》等。
  联系方式:Yiqiangcao2003@yahoo.com
  注:只招收非定向生。

陈履生
陈履生(男),研究员,特聘教授,现任中国汉画学会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造型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博物馆馆长。主要研究方向:美术历史及理论、博物馆与艺术管理。主要教学情况:新中国美术史、博物馆与艺术管理等(研究生课程)。承担的科研项目与获奖情况:《红旗飘飘——20世纪主题绘画创作研究》,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2014年人民美出版,2016年获北京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新中国年画宣传画》,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2016年8月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获2016年全国美术图书金牛奖金奖。出版论著有:《纪功与记事:明人<抗倭图卷>研究》;《革命雕塑的样板:泥塑〈收租院〉的历史地位及影响》;《重审记忆:中国若干当代美术现象思考》;《〈太平抗倭图〉的艺术特点》;《周抡园在一个时代中》;《从“榜题”看〈平番得胜图卷〉》等。参加重要学术会议有:2011年5月21日出席在美国休斯敦举行的“美国博物馆协会2011年年会”,在大会上作“经改扩建而获得新生: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历史与未来”的主题发言;2011年10月1日,东京大学史料编纂所举办的“倭寇与倭寇图像国际研究集会”,发表《纪功与记事:明人<抗倭图卷>研究》;2011年10月出席在台北艺术大学举办的“2011 百年雕塑:杨英风及其时代国际学术研讨会”,作主题发言;2013年4月,出席在东京大学史料编纂所主办的“倭寇与倭寇图国际研究集会”,发表《从榜题看〈平番得胜图卷〉》;2014年11月18日,出席在南京博物馆举行的“文宴:美国博物馆的展览暨中美博物馆高层论坛”,作主题发言;2015年12月17日,出席文化部“2015年高层文化人才论坛”,并作为专家代表作题为《“人才立馆”是建设世界一流大馆的基础》的发言;2016年9月16日至17日,出席第34届世界艺术史大会(CIHA,Comité International d’Histoire de l’Art)开幕式,与瑞士日内瓦大学GAMBONI, Dario教授作为第八分会场主席,共同主持“禁忌与教化”专场讨论。2022年10月参加美国威廉帕特森大学主办的“穿越时空:丝绸之路与丝绸之城”国际研讨会。
  主讲的主要学术讲座:20世纪中国画的时代流向;20世纪主题绘画创作;林风眠在1958年;革命历史题材;新中国美术;山区山村;石鲁《山区修梯田》;博物馆之美;周抡园在一个时代中。
  联系方式: cls77@163.com
  注:只招收非定向生。

郭亮
郭亮(男),教授、美术学博士,上海大学伟长学者,上海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上海美术学院史论系副主任,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美术学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高级访问学者。专业: 美术学、艺术学理论,主要研究领域:中外艺术交流、艺术与科学史研究。
  学术主张:长期从事西方艺术与科学的研究,关注中外艺术交流。其研究成果见于国内外重要的专业期刊、专著,如《文艺研究》、《人大资料》、《美术观察》、《美术研究》、商务印书馆以及德国日耳曼国家博物馆出版社等。近几年的研究在于欧洲16—17世纪时期与中国的科学艺术交流,入选并参加2012年第33届、2106第34届世界艺术史大会的发言。目前主要致力于跨地域文化交流、科学与艺术的研究,考查不同历史时期下,中国与域外文化艺术的交流,以及科学、文化模式及视觉传统对艺术作品的影响与作用。与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马克斯·普朗克研究院和荷兰国家博物馆等机构保持着密切的学术交流与互动,课程与教评多次入选最受学生欢迎的人文艺术课程。
  学术成果:
  科研基金课题:1: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西方与近代中国沿海的图绘及地缘政治、贸易交流丛考》、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晚明以来的海图与疆域策略考述》、2:主持上海市人文社科重大课题:《近代西方对中国沿海区域的图绘与地缘政治、贸易交流丛考 》2019-2023、3:支持主持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重点项目:《欧洲科学对明代地图艺术的影响》2012-2015年 专著:《十七欧洲与晚明地图交流》 商务印书馆出版,2015年译著:《塑造美术史的十六书》 广西美术出版社, 2016年 获奖:2019-2020年获得 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人文社会科学)、2016年 上海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 二等奖(编号2016-202)、2016年 上海大学 第十届本科教学竞赛 三等奖,2016年上海大学三届本科优秀论文指导教师(2011、2013、2016)学术论文: 自然辩证法通讯:《持仪观海——马戛尔尼使团对清代中国的初访与科学测绘》2022.10、《水火图咏——晚明西来知识模式对明代社会的深入影响》2020.10、艺术工作:《图像中的世界风景——历史、观念与制图者及图示》2022.01、国际汉学:《耶稣会士地图中的晚明社会与风俗》2019.02美术观察:《从美术史到文化史》2019.03鲁迅美术学院学报:《科学改变艺术》2019.01 人大复印资料:《测绘乌托邦》全文 2018.03、美术研究:《测绘乌托邦》 2018.06、 鲁迅美术学院学报:《隐身的赞助人》2017.01、 文汇报:《现实与超现实》2017.07 、 国际汉学 《尺牍风景与疆域策略》.2019 、美术观察 《理想主义的境界》 2017.06 美术观察:《世界图景与中国视野-对话潘耀昌》2017.05 CSSCI 、文化研究:《国家的图像—欧洲地图传统与明清之际的欧绘亚洲海图》2016.12、 美术观察《自然的剧场—欧洲风景与制图学的传统及其装饰》2016.05、 广西艺术学院学报 《维米尔时代的行会与游学》2016.02、文艺研究 《疆域的轮廓—佛兰芒地图学派与晚明舆图交流初考》2013.10 、 广州美术学院学报:《科学、舆图与文人印象—万历二十八年后的耶稣 会士图像及其影响》2013.03、人大复印资料 《观赏与策略——巴洛克时期荷兰绘画中暗盒的使用》全文。2011.06 人大复印资料 《维米尔家世考疑》全文,2012.08 美术观察:《鉴赏家与制造神话—17至19世纪维米尔作品的声誉、收藏与流传》.2012.03CSSCI、美术观察:《17世纪地图东传与维米尔画中的地图》)2011.02 、美术观察 《多元化、世界性与人文视野》2010.11、美术观察 《天体的赋格》2010.04、美术观察 《观赏与策略——巴洛克时期荷兰绘画中暗盒的使用》2011.9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文化史之中的艺术史》,2010.12、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纷争是否可以圆融——科学与艺术的辩论》 2009.12、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幻境中的箴言》2009.06、荣宝斋《 维米尔绘画图像中的音乐主题》2010.06。
  国内国际学术会议:台湾 “中央研究院”, 2019.08. 明清史国际学术论坛、特邀发言代表 发言论文:《水火图咏》、台湾 “中央研究院”, 2017/2019/2021三届 明清史国际学术论坛、特邀发言代表 发言论文:《帝国的黄昏》、第三十四届 世界艺术史大会(CIHA, 2016.10)北京,特邀发言代表:《十七世纪耶稣会士地图中的明人形象》、台湾 “中央研究院”, 2015.12. 明清史国际学术论坛、特邀发言代表 发言论文:《风景与透视》、香港中文大学 2015年5月 学者论坛,特邀发言:《眼中风景与笔下地图——明万历之后耶稣会士《中国地图》的绘制风格及其影响》、美国 哈佛大学文艺复兴研究中心,2014年10 月 特邀发言《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空间》、第三十三届 世界艺术史大会(CIHA, 2012.7)德国 纽伦堡,特邀发言论文:Elegant strategy:Jesuits Atlas and their Confucian connoisseur in late Ming Dynasty.
  联系方式:kkgou@126.com
  注:只招收非定向生。

黄剑波
黄剑波(男),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艺术理论与图像研究。目前主持省部级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五代十国墓室壁画的图像意义及其世俗化研究”、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艺工融合背景下电影特效人才培养的实践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抗战艺术史”子课题成员;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中国抗战艺术文献整理与研究”(第2参与人)、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中国传统石雕工艺美术作品巡展”(第1参与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南北朝菩萨造像的象征意义及其本土化研究”(第2参与人)、上海市文教结合项目“中韩虚拟现实(VR)技术研发与国际化创新艺术人才培养工作室”(第2参与人)、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中国电影特效美术人才培养”(第1参与人)。近期出版学术专著1部。在《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上海大学学报》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8篇。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第1完成人)、软件著作权1项(主要参与人)。个人美术作品入选“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美展、第三届中国油画展等。在教学科研成果方面获国家级奖项1项、省部级奖项2项。
  联系方式:147975964@qq.com
  注:只招收非定向生。

李采姣
李采姣(女),2016年获艺术学博士学位,现为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文化和旅游部一级美术师、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宁波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2008—2011年于日、韩、法、意、德、奥等欧亚20国进行艺术访学, 系日本大阪大学访问学者,奥地利文化部“优秀艺术家”代表。出版有 《甬上三境—李采姣花鸟作品集》《李采姣花鸟画集》《时尚化妆设计》《写意花鸟画中“意”的文化精神》等专著10部,在《新美术》《文艺研究》《美术观察》 《光明日报·理论版》等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 40来篇。 美术作品曾10多次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展、第六届全国青年美展等国家级重要展览,2020年10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作品被中国美术 馆、朵云轩、天一阁博物馆等收藏。
  联系方式:632071213@qq.com
  注:只招收非定向生。

李超
李超(男),教授,2004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获博士学位。现任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大学伟长学者特聘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造型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油画学会理事等职,曾任刘海粟美术馆副馆长。
  主要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美术史、艺术博物馆学、中外艺术交流。主要学术成果有专著《上海油画史》、《架上的缪斯》、《中国早期油画史》、《中国现代油画史》、《中国近代外籍移民美术史》、《中国近现代美术文献十讲》、《上海的客厅》等。主编《中国西洋画百年珍藏系列》、《中国油画研究系列》、《中国近现代美术期刊集成》等。2009年专著《中国早期油画史》获得首届“中国美术奖·美术理论评论奖”。
  2001年主持“十·五”国家艺术科学规划课题“中国早期油画史”(2005年结项),2007年主持“十一·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中国近代外籍移民美术史”(2011年结项)。2013年主持国家“十二五”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近现代长三角美术资源研究”(2017年结项)。2018年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中国近现代绘画作品海外收藏研究”(2018年立项)。2020年担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近现代美术国际交流文献研究”首席专家(2020年立项)。
  联系方式:lichao1962@126.com
  注:只招收非定向生。

林少雄
林少雄(男),复旦大学文学博士,现为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艺术与城市创意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艺术学理论、视像文化与视觉认知、艺术与城市创意。出版有《意识形态的形象展示:纪实影片发展与执政党的文化策略》(2009)、《视像与人:视像人类学论纲》(2005)、《多元文化视阈中的纪实影片(2003)、《纪实影片的文化历程》(2003)、《人文晨曦:中国彩陶的文化读解》(2001)等十余部学术著作,其中《洪荒燧影》、《古冢丹青》(1999)获第十二届中国图书奖,《新编艺术概论》(2007)入选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影视鉴赏》(2007)入选中国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材,《影视理论文献导读》(2005)被国内数十家高校选用为研究生教材,《艺术概论》入选上海市市级精品课程。另有七十余篇学术论文在《文艺研究》、《当代电影》、《学术月刊》等刊物发表。
  目前主持有“国家形象的视觉呈现与传播策略”(国家哲社规划课题,2011)、“上海城市公共文化设施功能研究”(085项目)“世博会中国民族文化艺术元素的运用”(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2010)、“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的实施策略及路径研究”(上海市哲社规划课题,2008)、“纪实影片文化史研究”(上海市重点学科“电影学”项目课题,2008)、“从纪实影片的发展看执政党的文化策略”(上海市哲社规划课题,2003)“民族艺术传播与国家形象塑造”(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课题,2007)等项目;
  中国艺术学学会理事、中华美学学会、中国汉画学会会员。先后担任上海首届艺术博览会开、闭幕式及专题片拍摄制作总策划(1997)、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开闭幕式前期总策划(2003-2004),参与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演绎,中国馆、主题馆整体策划(2009);主编的“中国彩陶文化解密丛书”被央视“探索发现”栏目拍摄为六集专题片《神秘的中国彩陶》,本人被聘请为该片学术顾问。曾在瑞典东方博物馆(2011-2014)、德国美因茨大学、“德国之声”(2009)、新西兰奥克兰大学(2005)等高校或机构访学、开设专题讲座、开展专题研究。
  联系方式:linsx7709@163.com
  注:只招收非定向生。

刘旭光
刘旭光(男),甘肃武山人,哲学硕士,文学博士,现为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西方美学史、美学理论与中西方艺术理论的研究,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上海市曙光学者(2011),国家哲社艺术学重大课题首席专家。现为中华美学学会常委理事,上海市艺术学理论学科评议组成员。主持国家哲社重大项目《近代以来中国艺术的审美理论话语研究》,国家哲社重点项目《审美的历史演进与当下形态》、国家哲社青年项目《当代美学中的艺术真理性问题研究》,教育部哲社项目《欧洲近代艺术精神的起源》,上海哲社项目《西方存在论的演进与美学之关系研究》等项目,出版《海德格尔与美学》、《近代欧洲艺术精神的起源》、《存在之链上的美学——形而上美学的历史与命运》、《艺术与真理》等四本专著,发表CSSCI级刊物发表论文90余篇,其中新华文摘转载三篇,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3篇。《审美的复魅》一文获得2016年上海哲社二等奖,《化理论为践行:美学课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获2017年上海教学成果二等奖。
  联系方式: 1822410622@qq.com
  注:只招收非定向生。

马琳
马琳(女),博士,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副教授,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专业:艺术学理论。主要研究领域:艺术管理研究、艺术博物馆学研究、展览史研究。
  成果: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专著《周湘与上海早期美术教育》,《中国书法简史》,主编《展览改变艺术:策展的可能性》,《上海早期抽象:艺术史的再研究》,《水+墨:在书写与抽象之间》),《水+墨:人物画的发展》《风自海上: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作品展》。
  承担的科研项目与策展情况:2015年《美国艺术赞助制度研究》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一般项目;2020年7月,是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近现代美术国际交流文献研究》子项目负责人。
  个人主持的策展项目涉及艺术史回顾展以及绘画、雕塑和影像等各类当代艺术展,在国内外相关博物馆、美术馆策划相关学术展览数十个。如“上海早期抽象:艺术史的再研究”、“水+墨:在传统与当代之间”、“风自海上”、“无问西东邀请展”等。近年来对公共艺术与社区也非常关注,推动“社区美术馆”计划并策划系列“艺术社区”展览、讲座和公共教育活动。
  联系方式:malin_rock@126.com
  注:只招收非定向生。

任华东
任华东(男),复旦大学博士,现为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美学学会理事,丹麦哥本哈根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是艺术美学、中外艺术与审美文化交流、西方现代语言美学、电影美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海德格尔语言思想“诗化之维”探赜》1项,省部级课题《中国当代陶瓷美学研究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等6项,作为子课题负责人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课题1项,参与1项。出版学术专著2部,合著1部,其中学术专著《从身份变迁到粉彩传承—晚清以降景德镇粉彩艺术名家研究》(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5)获2017年江西省第十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主编《景德镇陶瓷工艺美术和技艺遗产传承人研究》丛书(7卷)一套。在《文艺研究》、《文艺争鸣》、《美术观察》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
  联系方式:rhdfd@126.com
  注:只招收非定向生。

翁剑青
翁剑青(男),教授,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特聘导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文学博士。专业:艺术学理论、美术学。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公共艺术研究所主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导。主要研究领域:中西方近现代美术史论。城市文化与公共艺术理论。人文历史与装饰艺术。已完成国家哲学与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当代城市景观文化与公共艺术"(2015)。国家艺术科学项目"佛教东渐中的图像学研究"(2012)。主要著作:《公共艺术的观念与取向》(2002),《城市公共艺术》(2004),《形式与意蕴:中国传统装饰艺术》(2006),《景观中的艺术》(2016)。曾先后发表美术史论和公共艺术研究论文180余篇。招生方向:城市公共艺术与理论研究。
  联系方式:jqweng57@163.com
  注:只招非定向生。

夏燕靖
夏燕靖(男),艺术学博士,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博导,南京艺术学院艺术研究院教授、博导,南京艺术学院艺术学理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合作导师。
  研究方向:艺术史及艺术史学,艺术教育。
  课题研究: 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跨门类艺术史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国家社科项目成果《中国古典艺术理论体系建构研究》入选2016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学术主张:致力于艺术史学理论与方法论的建构,推动艺术学理论学科基础理论建设,构建具有中国特色艺术史学理论的学术共识。
  学术兼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八届学科评议组(艺术学理论)成员、教育部“马工程”重点教材审议委员会专家、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艺术史专业委员会会长。
  代表性专著和教材有:《中国古典艺术理论体系建构研究》(上、下卷,2016年度国家社科文库,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年版, 荣获江苏省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艺术中国,共计7卷》(2017年度国社科外译项目)《江苏近代手工艺人从业状况研究》(获2016年度·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江苏美术出版社2016年版),《中国现当代艺术学史》(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艺术史论的存在形式与新视域》(中国艺术学文库,中国文联出版社,2018年版),《中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问题探讨》(江苏省2016年度教育科学规划精品课题,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中国艺术设计史》(“十三五”国家规划教材,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中国古代设计经典论著选读》(“十三五”江苏省高校重点教材,东南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等。近十年间发表各类论文或文稿百余篇,主要发表期刊有《中国文艺评论》《美术研究》《装饰》《艺术百家》《民族艺术》《艺术评论》《艺术教育》《美育学刊》《东南大学学报/社科版》《深圳大学学报/社科版》等,有多篇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和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有十余篇。
  联系方式:xiayanjing234@163.com
  注:只招收非定向生。

曾军
曾军(男),教授,文学博士。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主要研究领域:文化理论与批评、视觉文化研究、都市文化研究等。目前从事的课题有:巴赫金对西方文学理论的影响研究、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中的民间诙谐文化问题研究、20世纪视觉叙事问题研究等。专著有《接受的复调:中国巴赫金接受史》、《观看的文化分析》,主编《文化批评教程》,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艺理论研究》、《学术月刊》等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目前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2项,入选上海市曙光人才计划(2009)。现为中国巴赫金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理事、外国文论与比较诗学研究会理事。
  联系方式:zjuncyu@163.com
  注:只招收非定向生。

张慨
张慨(女),教授、历史学博士。上海大学影视艺术学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师、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会员、中国古都学会理事、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入选首届陕西高校人文社科青年英才计划。主要研究领域:艺术地理学、抗战艺术史。
  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规划西部项目“抗战时期的陕西艺术”,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中国抗战时期艺术文献整理与研究”等国家级课题2项。
  出版专著《空间过程、环境认知与艺术表达——中国古代绘画的历史地理学研究》,获得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专著《陕西绘画史》获得陕西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获得两项省部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联系方式:405863473@qq.com
  注:只招收非定向生。

朱青生
朱青生(男),教授,上海美术学院特聘导师,北京大学教授,国际艺术史学会主席,德国考古学院通讯院士。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主任、汉画研究所所长。1982年本科毕业于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1985年硕士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外国美术史专业,1996年博士毕业于海德堡大学美术史研究所。主要研究领域为艺术史,主张通过艺术和艺术史来研究历史,探求世界的本质和人的本性。
  主要研究成果和实践项目包括:主持“中国现代艺术档案”(1986至今),主编《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广西师大出版社,2006起每年一卷)、《汉画总录》(广西师大出版社,2010起已出版33卷),著有《没有人是艺术家也没有人不是艺术家》(商务印书馆,2000),译有《詹森艺术史》(世界文化出版社,2014)。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汉代图像数据库与《汉画总录》编撰研究(2012-2020),担任首席专家。五年来在国内各大学术期刊中发表了《艺术史中的艺术家》、《艺术的本质是突破限制》、《世界艺术史大会与中国艺术的核心价值》等四十余篇。出版了《古代墓葬美术研究》(第4辑)(2017 湖南美术出版社)、《汉画总录?邹城卷(31-33册)》(2017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当代艺术年鉴?2015》(2017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汉画总录?陕北卷(第1-10册)》(2014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获“第三届中国政府出版图书奖”)等十余本著作。作为国际艺术史学会主席,主持 2016年第34届世界艺术史大会(2016年,中国?北京),会议上发表《中国汉代的艺术概念》(The Chinese Concept of Art in the Han Dynasty)作为主题发言。2014年3月18日,主持“第八届AAC艺术中国年度影响力”(雅昌艺术网)。5月23日,担任“第八届AAC艺术中国·年度影响力评选(2013)”轮值主席(北京故宫慈宁宫),主持颁奖晚会。2014年6月27日,参加“Civilization: the Mediterranean and beyond”国际会议(法国马赛),主持Section C组会议。2014年7月3日,于中国驻德大使馆做《当代艺术的问题及国际境遇》讲座(德国柏林)。2014年7月26-27日,在“第二届神农架行为艺术会议”(湖北神农架)中,主持讨论会并大会发言《80年代行为艺术的个案研究》。2014年12月14日,参加“OCAT十年Seminar series第一期:文献热”,作《<汉画全集>与<中国当代艺术年鉴>中的档案问题》报告。策展项目“《西学·西行——早期吴作人(1927-1949)》” 获“2016年度全国美术馆优秀展览项目奖”(文号:办艺函〔2017〕136号)。
  联系方式:Laozhu@pku.edu.cn
  注:只招收非定向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热门图文
精华帖子
热门图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