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研究现状述评 国外学者直接以县域经济为研究对象的成果甚少,但有关区域经济发展的成果对本课题的研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一是对区域发展低水平产生原因的理论描述,包括“临界最小努力”命题(Harvey Leeibenstein,1957)、低水平均衡陷阱论(Richard Nelson Jones,1956)、贫困恶性循环理论(Ragnar Nurkse,1953)等。二是有关如何突破区域发展瓶颈的理论设计,认为需要创造区域内部的有效需求(Ragnar Nurkse,1953),要有一个足够大的外部资本的推动(P.N.Posenstein-Rodan,1943),要选择若干战略部门投资以创造发展机会(AlbertHirschman,1958),要注重技术、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的累积效应(G. Myrdal,1944、1957),要建立起输出基础产业(North,1955),等等。同时,发展经济学中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W.A.Lewis,1954、1955)、改造二元经济结构理论(Ranis-Fei model,1961)、改造传统农业理论(Theodore William Schultz,1964)、借用技术理论(Yujiro Hayami,1970)也具有可借鉴性。三是关于经济发展阶段(Walt Whitman Rostow,,1960、1971;Hollis Chenery,1986)和制度变迁的研究(North,1973;Ruttan and Hayami,1984),可以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参考。当然,由于国外学者并不是直接以县域为研究对象,也没有考虑特殊的国情、经济发展阶段等状况与区域发展动力之间的相关性,所以,上述理论不能直接用来解释并指导我国县域经济发展。 国内学者对县域经济发展的研究主要是在2002年中共“十六大”提出“壮大县域经济”后展开的。近年来的研究大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县域经济的地位问题,认为县域经济是“共和国的基石”、统筹城乡发展的枢纽和联结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平台和主战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一环(陈剑波,2002;陈栋生,2004;张晓山,2007;孟宪江,2009)。二是县域经济的基本理论问题,包括探讨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框架(段培君,2003),县域经济的范畴、原则、理论指导(闫恩虎,2005,等等),科学发展观与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内涵(刘福刚,2008)等。三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问题。认为发展县域经济的根本举措在于发展非农经济,造就企业家、培育支柱产业,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企业的主体作用(陈剑波,2002;曾业松,2009);除了靠内源性的发展之外,在开放的条件下必须加强与外部的联系,充分利用外部资源(陈秀山,2007);要将县域经济的发展与城镇化有机结合起来(许晓华等,2001;胡鞍钢,2004;邓银章,2005);要加强区域之间的合作(魏后凯,1993;覃成林 ,1996;杨亚琴,2003;解思明,2005;江水,2006)和政府干预(江世银,2003;谢德保,2005;王郡华,2006);要推进省直管县和扩权强县改革试点,并认为这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有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或者城乡一体化(柯柄生,2009;叶兴庆、陈剑波,2010)。四是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等)和新模式的实证研究(刘福刚,2008)。五是围绕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结构性矛盾和体制性矛盾所进行的对策研究,以解决“无米”和“无巧妇”的双重困惑(杨萌凯,2005,等等)。上述研究具有基础性和对策性研究的特点,对建立和完善我国县域经济理论体系是必要的。但是,总体来看,目前学术界对县域经济发展规律性问题的研究不多,特别是,对于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县域如何利用不同的手段促进其科学发展的研究成果甚少,而这正是本课题研究的方向。 2、研究意义 “郡县治,而天下无不治”,县域经济发展也是当前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重点和难点。本课题根据县域经济的特点和发展阶段,研究其动力结构及其变迁规律,探寻科学发展背景下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对于完善县域经济理论体系是有益的探索,同时对于政府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发展县域经济、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3、主要内容、基本思路、研究方法、重点难点 (1)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系统研究。根据县域经济与国民经济的共性和差异性,分析其经济发展动力的构成,重点研究投资、消费、出口三大引擎在县域层面的新变化;分析县域经济推动主体(政府、企业、农户)吸引县域内外生产要素(资本、技术、人才、制度等)并激发其活力,作用于县域经济发展载体(产业部门、城镇化建设等),实现县域经济发展的机理;构建符合县域发展实际、由多层次关系构成的县域经济发展动力系统。 (2)县域经济发展动力结构的理论模型。由抽象到具体、简单到复杂,首先研究封闭条件下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结构,重点分析县域整合内部资源,创造有效需求,发挥积累和消费作用,促进县域内源性发展的路径。其次分析有限开放(开放国内市场)条件下的动力结构,重点研究县域加强区际协作、与城市对接,利用外部资源,提升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增强向县域外输出产品和劳务能力,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机理。再次,考证开放(开放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条件下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结构,重点探究县域吸引国际市场要素,发挥比较优势,利用出口引擎发展县域经济的可能性、条件和路径。 (3)县域经济发展动力结构变迁规律的实证研究。“面”和“点”相结合,首先从总体上对我国建国六十年来县域经济发展的历程进行考证。以1949—1978年、1978—2001年(中国加入WTO)、中国入世以来为三个时间段,实证研究封闭、有限开放、开放条件下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动力结构的变迁规律。其次,以近十年以来江苏省进入全国经济竞争力百强县的县域为例,研究变动规律,选择典型县域,分析这些县域经济发展动力结构的变迁规律,总结出在面上具有借鉴意义的一般经验。 (4)科学发展背景下县域经济发展动力结构的完善。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提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完善县域经济发展动力结构的政策建议。重点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以突出特色、以人为本、改革创新、开放带动、统筹协调可持续为基本原则,以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为主题和方向,以解决“三农”问题为核心,建立和完善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结构、运行机制和政策体系。 [基本思路] 本课题从比较县域经济与国民经济的异同入手,首先分析县域动力系统的构成;其次研究不同条件下县域经济发展动力结构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揭示县域经济发展动力结构的变迁规律;最后从科学发展的角度对如何完善县域经济发展动力结构提出政策建议。其分析框架见下图: [研究方法]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是:用系统分析法,将县域纳入世界、国家这个大系统中考察,分析其经济发展动力结构与宏观系统动力结构的共性与差异;从抽象到具体,分别研究封闭、有限开放和开放条件下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结构;用实证研究方法,动态研究县域经济发展动力结构的变迁规律;用“目标—机制”的分析框架,按照确定的目标即促进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设计实现目标的机制或制度。 [重点及计划安排] 本课题的重点是通过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结构及其变迁规律的研究,得出对指导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有借鉴意义的结论。为保证研究重点任务的完成,课题设计围绕“动力系统一般”——“动力结构理论设计”——“动力结构变迁的实证研究”——“现行动力结构的完善”这一主线展开,并在课题组成员的知识结构、学缘结构等方面作了精心安排。 [难点及其解决方案] 本课题的难点主要是县域经济发展动力结构变迁规律的研究结论是否具有科学性,包括客观性、普通性和现实指导性。为解决这一难点,课题组除了在理论研究方面加强科学性、规范性外,重点是在实证研究方面加强“点”与“面”的结合,同时,吸收部分实践部门的专家作为课题组成员共同开展研究工作。 4、基本观点 本课题试图通过研究证明以下假说:(1)与宏观经济的动力结构不同,投资、消费和出口三大经济增长引擎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形式和内容都会发生变化。(2)在经济社会背景由封闭、到有限开放、再到开放的演变中,县域内部积累性投资和消费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趋于下降,而利用县域外生产要素的能力和向县域外输出产品或劳务的能力所起的作用日趋提高。(3)科学发展背景下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之一是要转变其发展的动力结构,要由内源性发展转向内源性发展与开放性发展相结合,由政府推动转向政府、企业和农户共同推动,由产业拉动转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共同拉动。 5、有可能的创新 本课题有可能的创新是:根据县域经济的特点,探寻宏观经济运行中投资、消费、出口三大引擎在县域层面的新变化,并根据县域经济发展阶段研究动力结构及其变迁规律,从而与一般的对策性研究区别开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