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公共健康;突发公共事件;健康人居环境;新冠肺炎;COVID-19 2020年伊始,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 )席卷全球,给全球带来了巨大冲击,不仅严重危及民众的身心健康,也阻碍了社会生产生活的正常运行,现代城市公共健康系统与预防突发公共事件建设的诸多不完善之处暴露无遗。各国的应对策略显示出不同经济、社会、文化下人居环境的现实问题,人居环境建设对公共健康的影响再次引起关注。本文回顾了社会发展进程中人居环境与健康研究的历程(图1),综合国内外关于健康城市研究的框架、方法与理论,以我国人居环境科学为核心,提出“健康人居环境”研究的初步框架,综合考虑规划、建筑、风景园林三大学科与公共健康领域,探索健康与人居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从物质环境、非物质环境与健康人群三个角度阐述了人居环境与公共健康的关系,希望能为提高人居环境建设的科学性与可持续性发展水平提供参考。 图 1 人居环境与公共健康相关研究历史回顾 “健康人居环境”研究框架的初步构建: 由于对人居环境与公共健康的研究框架设想还处于一个不断探索的阶段,本文在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健康人居环境”初步研究框架(图2),借此探讨显著影响健康的人居环境因子及其与公共健康的相互作用机制,以期引发我国三大环境建设学科——城乡规划、建筑和风景园林——对未来人居环境可持续性建设的思考与探索。就研究框架而言,“健康人居环境”主要包括三部分主体: 图 2 “健康人居环境”研究框架的初步设想 一、物质环境主体:主要研究物质环境中对健康有显著影响的因子,涵盖自然生态环境、城市与建成环境以及建筑与居住环境三方面(图3)。自然生态环境主要研究自然基底因子(水、土壤、气候、地形、森林等)和景观环境(康复花园、森林公园等)的变化对人体患传染病、呼吸系统疾病、癌症等病症的影响,以及对于人精神状态的恢复功能;城市与建成环境主要是研究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包括交通系统中的路网密度、街道连通性、街道界面和设施、非机动车道、步行道等以及土地利用中的开发强度、土地类型与混合度、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用地布局等对提高居民体力活动频率、质量和维持居民精神健康的影响;建筑与居住环境主要是研究建筑质量、基础设施以及室内外环境与人体精神状态和患病率之间的关系。 图 3 物质环境因子与公共健康的关系 二、非物质环境主体:主要研究社会经济环境与收入、政策、文化、技术等非物质形态因子对不同收入水平群体的生活方式及其健康资源可获取度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三、人群健康主体:主要研究不同的人群(老人、儿童、青少年、特殊群体等)对相同人居环境因子需求的异同,包括街道的安全性、公共服务设施的可达性与适用性、水资源与空气质量等,以便城市建设者能更加细致入微地对环境进行设计,满足全民身心健康需求,促进健康行为。 在“健康人居环境”初步研究框架中,主体关系与运转机制的搭建尚不完善,需要对三大主体之间的复杂关系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不断筛选环境因子,将其与不同空间层次中居民的健康状况进行相关性测试,通过不断修正人居环境设计指标来引导建设者与管理者进行建设与治理,逐渐完善该研究框架,以协助未来个体—社会—环境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健康人居环境的研究框架是一个开放的巨系统,涉及范围广、种类多,需要规划学、建筑学、景观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医学、生物学、生命科学等相关学科打破界限共同构建,才能迈向成熟。 我国一直非常重视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历史告诉我们,唯有保持健康的人居环境,才能达成可持续发展目标。在各种生理和心理疾病激增的21世纪,人居环境与公共健康的关系得到了更多关注。但由于环境与人群健康关系的复杂性和异质性,构建健康人居环境研究框架面临巨大的挑战,需要多学科合作和持续不断的探索。我国高速发展背景下,健康人居环境成为具有挑战性的议题,但是相信通过多方学者对人居环境与公共健康的研究,最终能帮助我国建立起个体—社会—环境三者健康循环的可持续人居环境,完成“健康人居环境”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