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 2025年考研 还有 0000
搜索

社区营造中的共创机制与交互关系

2020-4-24 17:40| 发布者: kaoyan| 查看: 107| 评论: 0

摘要: 导言经济发展的压力和高密度社区环境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发淡漠和疏离,越来越多的人怀念过去亲密的邻里关系,期望社区重新焕发活力。本文将视线投向基于情感、精神需求逐渐形成的社区,以较为成功的社区营造实践为 ...

导言


经济发展的压力和高密度社区环境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发淡漠和疏离,越来越多的人怀念过去亲密的邻里关系,期望社区重新焕发活力。本文将视线投向基于情感、精神需求逐渐形成的社区,以较为成功的社区营造实践为例,探讨社区营造中的协作模式与共创机制。





Part

1

 社区营造的类型与协作模式 

关于社区营造的类型,目前尚未有明确的界定,但普遍的社区营造行动通常围绕日本宫崎清教授提出的“人、文、地、产、景”中的一个或多个议题而展开。“人”的议题关注满足社区居民的生活需求、建立人际关系和提升生活福祉;“文”的议题关注延续社区共同的历史文化,经营文化艺术活动以及人的终身学习等;“地”的议题关注环境友好与当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产”的议题则多基于当地资源进行经济与产业活动的集体经营等;“景”的议题关注营造可持续的社区公共空间、生活环境、景观等。为了更全面地理解社区营造的协作模式,故本文按照以上五个议题进行案例的收集和归类。





“人、文、地、产、景”的社区营造案例分析





在这里,笔者根据服务参与者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社会关系网络以及交互方式,将社区营造中的共创协作模式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社区营造中的共创协作模式





  • Peer-to-Peer(伙伴—伙伴)

点对点是协作服务的基础模式,在该模式下参与者平等且独立地进行交互行为,参与者之间的联系是直接的、分散的、扁平的。在这里,参与者之间没有明显的角色区分。

  • Role-to-Role(角色—角色)

该模式在点对点的基础上强调参与者在协作中的角色的区别和作用,参与者清楚地了解自己在服务中承担的角色人物以及对服务所起的作用,交互行为发生在不同角色之间。

  • Peer-to-Common(伙伴—共同体)

在该模式下,各角色因共同兴趣、需求或目标驱动而聚集在一起,各角色主要通过与系统之间的交互为共同价值的实现做出贡献,不要求有直接的联系,是一种间接的交互关系。

  • Role-to-Centre(角色—中心体) 

该模式强调系统在协作中起到的作用,协作模式更加集中。与Peer-to-Common模式一样,Role-to-Centre只要求协作角色为共同的价值目标进行协作,不要求协作角色间的直接联系。


在现有的相对成功的社区营造案例中,最常见的模式是Role-to-Role和Role-to-Centre,设计师只需短期介入。“成都幸福家”与“活力里约”都属于Role-to-Role的模式,两个案例的相似之处在于都有陪伴者(虽然主体不同,一个是专业社工,另一个是本地老年人)和行动者(社区居民和游客)这两种角色。双方在进行协作时所扮演的角色使共同创造的行动具有目标导向的性质,因而在共同创造的产出结果上,相比Peer-to-Peer或Peer-to-Common,更为具体和明确。具有明显的Role-to-Centre模式特征的案例如“土祭新庆典”和“桃米社区”,可以看见组织系统在其中发挥更多的作用。设计师在提供技术框架、组建活动团队、安排执行后就可撤出,当地居民成为活动主体进行活动的组织与执行。因此,强化参与者在活动中的角色有可能提高共创活动中的人际互动的质量,从而提升共创活动的效率。




Part

2

 社区营造中的共创机制 

结合以上对协作模式的分析,笔者认为在社区营造中的共同创造流程遵循“资源投入—共同创造—收获产出”的模式,参与者和组织间有效的信息传递与反馈使协作形成一个动态循环的过程。




社区营造中的共同创造机制




在社区营造的共创系统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社会组织与协作参与者。协作参与者投入资源,是共同创造的行动主体。社会组织则在两种层面上发挥着作用:一种是作为社区营造的支持者、组织者和执行者搭建社区内的共创平台,为价值共创提供支持系统;另一种是作为利益相关者参与共同创造,因此可以将社会组织同样视为参与资源投入的协作角色。


共创系统中的参与者所投入的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构成了共同创造的前提条件。一般的有形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公共空间等,例如“古风小白屋”中居民间共享的工具、对外开放的工具间;无形资源则包括时间、知识、技能、社会关系等,如“成都幸福家”中的社工陪伴。基于这些参与者所投入的有形或无形的资源,价值的共同创造才有可能进行。


组织与协作参与者的协作模式是决定社区营造可持续性的关键因素。在社区营造中共同创造的协作模式能够影响参与者之间的互动质量,进而影响参与者的价值实现。在共创系统的初始阶段,利益相关者的共同需求主导了共创过程的协作模式。通过共创活动,协作参与者收获的可能是关系、体验、资源等围绕个体的价值,社会组织收获的可能是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信任、创新、效益等围绕共创系统本身的价值。这些价值内容是个体和组织的需求与利益的实现,也是协作参与者参与共创的目标。因此,良好的协作模式所获得的产出能够反作用于相关利益者的共同需求,从而提升所投入资源的质和量,使共创过程形成动态的良性循环。


在“古风小白屋”的案例中,通过社区内的工具屋,吸引当地鲜少参与社区营造的男性进行工具交换。当工具库因社区多方的捐赠逐渐成形,便产生了租赁的交流群,进一步开始了技能的交换和故事的分享。人们自发地开始学习修理技术,协助邻舍修复家具、电器。在这个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就产生了情感的连接。在这种Peer-to-Common的协作模式中,因工具借用和分享的共同目标将社区内的人聚拢起来,参与者所投入的资源被有效地转化成积极的社交关系、知识技能以及分享的愉悦,这使小白屋的共同创造活动得以持续运行。




“你随意”社区互动展(图片来自可益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