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2016 年至今,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连续开设了好几期以青瓷为专题的非遗传承人群研培班,面向浙江、陕西、河南、江西等省份招收学员。曾参与研培班教学管理工作的李海霖同时也是手工艺术学院陶瓷艺术系教师,他的创作有不少以青瓷为媒材。无论是对作为非遗手艺的青瓷传承现状,还是对作为创作语言的青瓷发展现状,他都有许多的思考。 2019年,《手艺》杂志曾就相关问题对李海霖进行过一次专访。在他看来,青瓷技艺的传承绝不是刻意地因袭传统,而更应该关注当下的生活方式, 理解并满足人们生活中多元化的需求,“化”且“活化”才是其传承与发展的核心。 《手艺》:您认为青瓷手艺的传承与发展现状如何? 李海霖:青瓷是中国陶瓷技术史上的一大创举。唐代有“南青北白”之说, 越窑秘色瓷书写了陶瓷史的神话;宋代青瓷更成为时代的色系和陶瓷史的经典,越窑、耀州窑、汝窑、南宋官窑、龙泉窑等,逐渐形成了清晰的传承脉络,又兼具丰富的地域特色。 高品质的青瓷自古就为官府贵族所倡导,传统青瓷的使用上至官府下及民间,极大地满足了不同阶层人士的审美和生活所需。可以看出,中国是个青瓷文化根基深厚的国家,青瓷的使用自古就普及到各个阶层,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与生活密不可分。 青瓷工艺与绝大多数手工艺一样,本应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服务于当下多元的生活方式,遗憾的是当代的青瓷创作与生产,往往有过多因袭传统的迹象,在相当程度上与当下的生活脱节,其传承忽略了对生活内容和生活方式的考量,也忽略了对大众日常生活细节与品质的关注,这是一种非常遗憾的现状。 正是这些原因,传统上曾被广为推崇和追捧的青瓷,由于因循守旧且漠视当下的百姓生活而有些褪色。当然,瓷区也有一股新生的力量,在继承传统和活化创新方面孜孜以求取得不俗成绩,我们学校承办的几期研培班上都有这类积极有为的学员。 《手艺》:也就是说时代变化了、生活方式变化了、风俗习惯变化了,但青瓷的面貌以及技艺的传承方式变化很小。 李海霖:是的,传统无疑具有强大的价值和生命力,是传承和创新的源泉。新的时代有新时代的生产要素,手工艺传承应该拥抱新的境遇,在传承经典的同时融入时代要素。 《手艺》:在您看来,青瓷技艺当前的发展遇到这样的问题主要是哪些因素造成的呢? 李海霖:导致这种现状的原因,从大的方向上来看,我认为无非两点,一是青瓷技艺的传承者主观上创新意识不强,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地去钻研时代生活方式,不积极发掘当下人们多元化生活的需求,而仅仅是简单地因袭传统,产品样式陈旧,面貌司空见惯,其魅力自然大为消减。 二是客观上非遗传承者创新能力不足,从业者由于所受教育、生活视野等因素带来的综合素养的局限,所创作的作品难以适应当下的生活需求。 就青瓷而言,宋代的生产模式是“制样需索”,“样”来自于宫廷贵族、宫廷艺术家、御用匠师等,这种自上而下的指令,使青瓷产品天然就具有很高的艺术品位和审美品质保证。同时传统的手艺人很多都与贵族、文人墨客过从甚密,有较多的合作或交流,有些本身就是饱学之士,有较好的创作状态,这些因素都促成了当时时代精品的出现。反观当下,在商业化、功利化的背景下,手艺人很容易浮躁、短视、单打独斗、急功近利,这些都不是有益于手艺发展的状态。 《手艺》:自从承担非遗研培计划以来,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多次举办关于青瓷的研培班,您也参与了一些非遗研培的管理和教学工作。针对您刚才所说的这些问题,非遗研培班是否也展开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教学? 李海霖 :不单单是青瓷,许多非遗技艺都面临类似的问题,而这也正是我们非遗研培所需要去解决的问题。各地过来参加研培的非遗传承人个个身怀较高技艺,但由于特殊的从业经历,普遍存在文化素养不高、艺术修养不足的劣势,这就直接导致了我前面所讲到的这些问题。进入美院学习,则是他们全面拓展视野、提高综合素养的一个绝好机会,他们中的很多人其实也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把这些方面的提升作为来美院这一最高艺术殿堂学习的主要诉求。 具体到教学上,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学员的技术在各自领域都是独当一面的佼佼者,基础技艺的强化训练肯定不是高校研培所要着力的重点。学院承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班,其目的是利用高校优秀的师资和先进的教学理念,对参加研修的传承人进行综合素养方面的补课,学院尤其应着重训练学员的设计创新思维,注重设计方法的教授,而不是改造学员的技术技艺。 其次,高校需要起到一个“帮助”的作用,比如利用我们的实验室和相关的师资队伍,用材料的科学性分析来帮助学员从另外一个侧面来重新认识自己的手艺以及材料,让材料科技与他们的经验相结合,从而对传统理解更深,针对性更强;同时,研培还要立足于中国传统工艺和文化思想,在当下信息爆炸观念纷杂的时代,引导学员认清中国传统工艺文化的价值以及东方设计的意义。 中国美术学院是国内学科建制最全的一流综合性美术院校,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即已开设陶瓷专业,参与了多项重要的非遗传承项目如南宋官窑、龙泉窑的恢复课题等,为工艺美术行业培养了大量人才,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和实践经验,这些都为参加研修培训的学员提供了可靠的教学保障。 《手艺》:也就是说,通过学院熏陶,一个比较理想的状态是这些传统的手艺人能够真正让手里的技艺“活”起来,制作出我们当前生活所需要的、符合时代需求的产品。 李海霖:事实上,各种手工艺门类在历史上都是直接服务于民生、服务于百姓日用的,是为生活所催生的。非遗传承人要格外关注当下的生活方式,凭借自身精湛的技艺做有精神气质和文化气息的时代之器,真正做到“见人见物见生活”。手艺服务于生活,而生活也为手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广阔的舞台,这才是健康发展的关系。 当然,如今要想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手艺人必须发挥出工艺与文化的优势和价值,让产品兼具实用和美观的双重属性,这其实对手艺人自身素养的要求非常高。 生产的转变是无法完全依靠外力的,因为生产提升的关键点还是在手艺人自己的思维和眼界,但是对手艺人的素质提升和能力培养是可以依靠外力的。所以国家要出台这样一个重要政策,多部委联合,投入大量资金,聚集了全国众多高校的优秀师资和办学硬件,来共同打造非遗研培计划,这是国家文化复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就是希望能够整合优秀的教学资源来提升非遗传承人的文化素养和创作能力,而这也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对于传承人来说,应当借此契机,利用这段难得的学习经历,努力掌握通往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审美能力的路径,为之后的创作生产提升找到落脚地、发力点,制作出能适应当下生活方式的物件。 在我们过往的非遗研培班中会有一些对于提升自己非常有意识的学员, 他们不但对自己的眼界和技术水平有高要求,同时也拥有反思的能力,不仅是对于审美的反思,也会对于工艺在不同时代为了满足不同要求而产生的变化等问题进行反思,例如有些瓷器以前烧制的温度比较低,胎质也比较粗糙,那么形成的产物就无法适应当下生活方式中人们对于实用器皿提出的要求。 如何发现这些问题?又要如何利用专业的眼光和手段来解决这些问题?这就需要学员学习掌握“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内涵和实质,并将这一意识带入到日常的生产创作当中。有了这一意识的指引和扎实的设计创新,传统手工艺才能步入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重新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手艺》:也只有这样,才能做到非遗手艺真正的“活化”。 李海霖:所谓“活化”,在“化”、在“活”。我的理解先是要转化,“化” 则要有所创新,要有时代气息、时代面貌,必须是活态的;“活”则要关注当下的生活方式,理解并满足个性化的市场需求,不是照搬、因袭传统,也不是简单地嫁接、拼凑和挪用。“化”且“活化”才能与当下的生活、与大众建立牢固的密切的情感连接,这是非遗手艺传承与发展的核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