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 2025年考研 还有 0000
搜索

土家文化特色科研

2020-8-9 09:36| 发布者: 艺研| 查看: 66| 评论: 0

摘要: 武陵腹地,清江之畔,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正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稳步前进,80年来,湖北民族学院紧紧扎根在这片土地上,依靠学科、专业、科技、人才、文化等方面的优势,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创新服务社会机制,推动政 ...

武陵腹地,清江之畔,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正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稳步前进,80年来,湖北民族学院紧紧扎根在这片土地上,依靠学科、专业、科技、人才、文化等方面的优势,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创新服务社会机制,推动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在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特色资源开发利用、绿色食品加工、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中药材标准化种植等领域开展特色研究和科技攻关,在推动地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学校的办学品质和社会影响力也大力提升。

立足区域资源优势 科学研究独具特色

土家文化研究独树一帜。学校着力打造民族学优势特色学科品牌,积极推进民族学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在民族文化挖掘与传承、民族文化产业构建、民族社会治理等方面产生了一批有影响的研究成果。通过对土家文化进行全方位系统研究,推出了我国第一部《土家族研究丛书》,并相继推出《文化多样性与地方治理丛书》《恩施民族文化与旅游研究丛书》;利用信息技术挖掘整理、保护传承土家文化遗产,助推唐崖土司城址2015年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助推恩施大峡谷景区成功晋级为国家5A景区;通过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土家织锦文化数字化保护与智能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建立了国内最全的土家织锦传统图案数据库,在土家织锦智能设计、生产和虚拟展示等关键技术方面取得突破,解决了土家织锦文化的传承保护问题。承担“文化湖北”项目,其成果《恩施文化史》集学术性、权威性、通俗性于一体,被誉为恩施民族文化“百科全书”,为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文化湖北”战略提供了鲜活样本。

土家医药研究填补空白。中医学研究团队长期致力于土家医药学研究,完成“土家药华中枸骨抗RA滑膜炎性增生活性物质及其NF-κB调节作用机制研究”等国家级项目10项;挖掘整理“土家医赶酒火疗法治疗肩周炎技术”等8项技术;编写《土家族医药学概论》等教材,将零散的土家医药知识理论化、系统化,实现了土家医药学研究、地方医疗服务与民族医药人才培养三者的有效协同,促进了土家医药知识的传承传播,推动了民族医药事业的发展,受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高度评价。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会长诸国本等专家认为鄂西土家医药专著的学术性在国内民族医药界达到了领先水平。

生物资源研发成果丰硕。生物硒资源研究团队致力于硒蛋白转化的基础研究,获国家自科基金项目8项,发表SCI论文20余篇;食品科学研究团队着力特色资源开发及其关键技术的研究,“低盐低硝腊肉生产技术”等课题的研究为企业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林特产品研发团队积极开展特色资源良种选育和原料基地标准化建设等的研究,制订绞股蓝种植、加工技术规程,选育新品种2个,系列研究成果获发明专利2项、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研究团队建立了湖北恩施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为全球气候变化及区域生态恢复提供动态监测数据;学校组建了恩施木本油料研究中心,攻克山桐子产业发展技术难题,选育出“旭舟一号”“旭舟二号”新种苗,建成年出苗5000万株的无性系繁殖工厂化育苗中心,推广种植10万亩,全省规划种植500万亩。

紧扣地方发展需求 社会服务独当一面

共建技术研发基地,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学校在新材料、新能源和信息技术等方面开展校企联合攻关,取得显著成效。物联网研究团队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光伏信息技术研发基地成功升级为省级校企共建研发中心,承担各类研发项目10余项,其中“信息型太阳能电池组件产业化”项目获科技部技术创新基金支持,获发明专利授权7项,日本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3项;科技成果“一种信息型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其智能发电系统”经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该成果技术转让金额600万元。“新材料成型及装备技术产学研中心”整合全产业链技术,建立企业联盟,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基于超临界CO2研究超轻高分子基体/纳米粒子可控分布问题”技术成功应用于E-TPU超轻热塑性弹性体新材料加工制造,搭建了国内第一条年产10万吨的生产线,新产品成功应用于阿迪达斯等国际著名运动品牌产品生产;“基于电磁感应快速加热技术”项目已成功开发出超高速绿色智能蒸汽发生器,取代传统的煤锅炉及生物质锅炉,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医疗、化工等领域,市场前景广阔。

共建人文社科基地,打造咨询智库。该校积极开展校地协作,共建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武陵山区域发展与减贫研究院、鄂西生态文化旅游研究中心等省部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围绕李克强总理亲自推动的恩施市龙凤镇全国综合扶贫改革试点建设项目,先后组织8个研究团队开展实地调查与咨询服务,5项研究成果被地方政府采用;受托组织起草《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酉水河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条例;编制论证星斗山、木林子、七姊妹山等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0年发展规划和《恩施州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恩施州卫计事业“十三五”规划》等10余个专项规划;《统一·自治·发展——单一制国家结构与民族区域自治》被中国社会科学院推荐为“中国智库”重点成果;研究报告《社会资本视角下集体林权制度变迁与演化机理研究》被摘编成题为“确权到户后集体林业改革任务仍然相当艰巨”的《国务院研究室送阅件》,得到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的重要批示,并被国家林业局采用;研究报告《关于加强武陵山片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被国务院扶贫办采纳。组建“武陵山片区发展研究院”,深入恩施州8县市开展对接服务,积极推进校地校企合作,承接横向项目130余项。

未来,该校将一如既往地把服务地方作为重要使命,聚焦恩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矢志增强创新能力,努力将科技成果应用在助推恩施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的伟大事业中来,不断提升学校的办学品质和社会影响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