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 2025年考研 还有 0000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同济设计 Designed by Tongji

[复制链接]
查看: 3697|回复: 0

3002

主题

3017

帖子

658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658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19 16:31: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950年代初,国进民退,13所院校的建筑土木师生汇集同济,校园大兴土木,建筑和结构的老师开始为校园和社会设计房子。1958年,同济大学正式成立建筑设计院,清华和华南理工也有类似的经历。经过60年的演变,那个由教师业余设计、学生参与、无全职人员的设计院,成了拥有4000 员工的同济设计集团。  

1980年代初,我是这家设计院里的学徒,在三好坞边的学一楼办公,那原是两层木结构的学生宿舍,底楼改为办公;后来顾老师设计的带中庭的小白楼造好了,我在那里也盘(缠?)过两年。木房简陋,我却有机会聆听了中国第一代建筑师和同济第一代建筑教师的教诲,如吴景祥、王吉螽、丁昌国、陆轸、戴复东、 吴庐生、 王季卿、朱亚新 、朱保良等等 。 如今,车库改造的宽敞大楼里,据说就有近3000人在办公。中国大的设计集团多,而世界上的大设计公司不多,这样规模的国际设计公司,几个手指头就数尽了。  

一个机构的60年,不少建筑和人物都已灰飞。同济的华老师,几年前开始收集资料,访谈大量健在者,阅读档案,写成厚厚砖书一册 (华霞虹、郑时龄合著)。我为华老师提供了些1980年代的记忆,还有些更加珍贵的照片和资料,如和吴老等前辈在答辩后的合影,吴老写给我的信等等,可惜找不到了。现在的许多事,转身即忘,40年前的事,却历历在目,老师的话 语和乡音 依然回荡在耳畔。  

华老师的书好看,它不仅是一个机构的历史,也是中国现代历史的折射,这本书史料强,各时期的重点事件和设计实例突出并环环相扣。图文并茂,我坐在那里,翻开一页,就给吸引进去,一直看下去,那些熟悉的作品和名字,令我亲切;那些稍有不知的事情和作品,也给我补上同济一课。这本书把同济的建筑教育、设计、工程、校园、技术创新、上海和中国的进步,统统收编为一册。  

21世纪的人和建筑,离现在近,房子还在使用中。1978年前的峥嵘岁月,在华老师的笔下,不动声色地呈现。在那左得可怖而狰狞的岁月里,建筑人如何怀揣着一颗为人服务的赤子之心,及保存发扬建筑艺术的一点点暗存“私心”,只要稍有可能,就尽量发挥,在灰色的令人窒息的社会里,给人以关怀,让人眼睛一亮、精神提振。毛主席说,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精神变物质。在那个时代,任何工业和科技行业都可以看到这样的景象,穷棒子精神变为像样可观的物质。  

为庆祝同济设计院60周年举行的研讨会,由华老师和团队精心策划。内地的讲者,都围绕1950年代设计院初创时期的主题。若干年前,老建筑师的回忆出现在文章和书中,渐渐地发展出机构史的研究。机构史的研究者,必定要对某一机构熟悉,或得到它的大力支持,无条件开放档案资料,或写作成果为机构(盛世)修史采用。没有这些条件,写出来的东西都是肤浅表面。  

海外的讲者,有讲大设计公司的,如AECOM, Ove Arup, 有讲几个国家建筑学会比较的。建筑史的教科书,比较多的篇章都是小房子,大房子和大机构,不入“学术”的法眼。今天的AECOM, Ove Arup 并不追求统一的方法和语言。大工程拿来,他们有充分的资源去完成,属于strong delivery and professional 的类别。而明星如安藤忠雄,完全可以把公司扩充到400人,但他只是守着40(?)人的工作室,耿耿此心,是建筑写作者津津乐道的追求对象。大公司有自己的目标和客户,“学术”研究大公司的方法和传统的建筑史艺术史应该完全不同。  

在高校设计院中,同济的规模最大。高校之办设计院,是为了产学研的一体化。高校教师的设计和技术,可以在设计院应用,设计院吸纳精粹的学生,给学生实习提供方便。而商业成功的设计院,也给大学提供源源的资金。同济这样4000人的大型机构,必须按照商业管理和市场法则,在自由竞争的海洋中浮沉。我自己的感觉是,产学研的比重,在同济设计集团中所占比例可能并不多。 但设计院如果不赚钱,又何来同济的品牌和对教学研究的支持?土木建筑专业和实践互相依存,即使将同济设计集团剥离大学,在建筑学院、土木学院,又会生出新的设计单位,历史由此往复。  

同济设计院的大楼,宽敞舒服,一楼有展厅、讲堂、会议室、食堂,可以走出院落, 花木盎然; 四楼的甲板上,凉风习习,桂树飘香。即使2楼3楼的生产室,也比香港大楼里的 “血汗” 公司,宽敞许多。这样位于市内交通便利处的大型设计大楼,如此的物质条件,在中外城市并不多见。它和设计学院、校园、设计街连为一体, 师生都觉方便 。设计院大楼的对面,正在挖坑开工,一个30几万平方米的大楼即将拔地而起。可怜我的香港学校,全校所有建筑面积加在一起,不到20万平方米。感谢华老师、同济建筑学院和设计院领导老师的热情接待,让我这个老学徒有机会重新阅读同济。这艘土木建筑教学科研生产的巨轮,稳健前行,会对中国和世界,做出更多的贡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热门图文
精华帖子
热门图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