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 2025年考研 还有 0000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上海大学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130100 艺术学理论 (上海美术学院)

[复制链接]
查看: 6786|回复: 0

3048

主题

3075

帖子

6709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670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3-20 16:33: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30100 艺术学理论 (上海美术学院)
  学制:4 年
  专业介绍:
       上海大学艺术学理论学位点是艺术学升为门类以后第一批获得“艺术学理论”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目前该学位点由上海美术学院与上海电影学院共同招生和培养。本学科学术团队结构合理,学术力量雄厚,科研成果丰富,现有校内专职博士生导师15位,国内外特聘与兼职导师20余位,长期从事本领域的基础与前沿研究,在全国具有较大的影响,与国内外同行专家和院校有着密切的联系。本学科目前承担科研项目12项,其中国家社科艺术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社科艺术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7项,近5年出版各类著作数十部。

  研究方向:
  01.艺术历史与美学
  02.都市艺术管理
  03.视觉文化与艺术创意

  指导教师:
01.艺术历史与美学
郭亮、曹意强、夏燕靖、林少雄、罗杨、马驰、任华东
02.都市艺术管理
李超、马琳、翁剑青
03.视觉文化与艺术创意
曾军、刘旭光、荣跃明、西沐、张慨

  考试科目:
  1. 1001英语  1002日语
  2. 2018艺术学理论专业基础
  3. 3019艺术学理论专业综合

  申请-考核办法: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实行“申请—考核”制,凡符合报考条件的申请人需提交相关材料,学院将对考生申请材料进行综合评价,依据综合评价结果确定差额综合考核名单,经综合考核后择优录取。
       一、申请人申请
       (一)硕博连读生
按照上海大学《上海大学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管理办法》(上大研[2019]10号)要求申请。
       (二)公开招考博士生
       1. 申请条件
凡申请参加“申请—考核”制的考生必须满足上海大学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规定的报考条件,并且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1)诚实守信,学风端正,无任何考试作弊、剽窃他人学术成果及其它违法违纪受处分记录;
     (2)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秀,对科学研究具有浓厚兴趣,并具有突出的科研能力,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已经以第一(或导师以外第一)作者公开发表2篇及以上与申请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或相应的科研成果;
     (3)具备一定外语水平(须提供各类官方认可的外语水平证明);
     (4)报考前应向报考导师发送相关材料,使报考导师了解考生的各项报考条件;
     (5)报考类别一般为非定向,即入学前须将考生本人全部人事档案和组织关系等转入我校,不接受同等学力考生申请。
       2. 申请时间
       申请人须于2020年12月8日9:00~2021年1月4日14:00期间,登录“上海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综合管理系统”,按相关要求完成网上报名手续,完成报名手续后进入“材料提交”环节。
       3. 材料提交
       申请人须于2021年1月15日之前,将报考材料整理完毕,在报名系统提交电子版,并将符合条件的申请材料按要求装订,邮寄到指定地点。逾期未收到材料,将视为自动放弃报考资格(网上报名视为无效,不退还报名费)。
申请材料的内容、体例与装订形式,须严格按照以下要求:
     (1)《上海大学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名登记表》1 份(网上报名成功后下载,A4 纸正反打印);
     (2)硕士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及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学位认证报告);
       ①考生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https://www.chsi.com.cn),查询学历信息并下载打印本人的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如不成功须申请书面认证报告后复印,具体申请操作见:(https://www.chsi.com.cn/wssq/);
       ②考生登录“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http://www.chinadegrees.cn),在线查询学位,并截图打印,如不成功须申请中文学位电子认证报告后打印,具体申请操作见:http://www.cdgdc.edu.cn/cn/
       ③应届硕士毕业生提供学生证复印件及学籍认证报告,考生可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https://www.chsi.com.cn),在线申请学籍验证并下载打印学籍认证报告;
       ④凡在境外获得学位的考生,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复印件;
     (3)有效居民身份证复印件;
     (4)本科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无本科学历学位的无需提供);
     (5)硕士成绩单原件(复印件需加盖研究生成绩公章或考生档案所在部门公章);
     (6)至少两位与报考学科专业领域相关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书面推荐书原件(具体格式可从校研招网上下载,用A4纸打印);
     (7)外语水平成绩证明复印件(外国语水平证书、成绩单或留学经历证明等,外文证明件需附中文翻译件);
     (8)自我评价和攻博期间的详细研究计划书(不少于 5000 字)(可至上海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下载);
     (9)硕士学位论文(应届硕士毕业生可提供论文详细摘要和目录);
   (10)证明本人研究和创新能力的获奖证书复印件;
   (11)已有科研(或创作)成果复印件。(包括发表学术论文、申请专利、获得科技奖励以及参与科研项目情况等;所获得的各类与申请博士有关的获奖证书复印件;参展或获奖作品须附证书复印件和作品照片;个人作品集、出版物或取得具有相应学术水平的工作成果相关证明)。
注:纸质材料请按照材料清单里的 11 项准备(每一项内容装订后,请标明顺序,按照顺序放入牛皮纸袋中,牛皮纸背面请注明报考号、姓名、导师姓名和报考学院,牛皮袋封面请列出 11 项清单列表,以备查验勾选),请在截止时间递交所有报考材料(电子/纸质)。
       4. 打印准考证
       考生可在 2021 年 3 月中旬进入网报系统查询报名状态并打印准考证。

       二、材料审查、综合考核、拟录取
       (一)材料审查
        报考博士的考生按时向上海大学提出网上报名,按时报送材料后在相关部门组织下进行审核。由学院组织专业审核小组对符合报考条件的申请人材料进行材料初审,根据综合评价结果择优确定参加综合考核的考生名单。一般在三至四月,通过上海美术学院官网公布参加综合考核的考生名单,同时通过系统中预留的考生邮箱发送通知书,通知相关申请人参加综合考核。
       (二)综合考核与拟录取
        综合考核时间一般在三至四月(具体时间另行通知),将在四天内完成,具体时间与地点请见《通知书》。综合考核主要采取“专业测试”和“综合面试”的形式:
        1.资格审核(第一天)
        参加综合考核之前,必须进行资格审核,资格审查不合格者不予参加综合考核。资格审查包括如下内容:
        应届考生:审查有效居民二代身份证原件、学生证原件(最晚8月底新生报到时能提供学位证书原件,否则取消录取资格)。
        往届考生:审查有效居民二代身份证原件、硕士学位证书原件(在境外获得硕士学位的考生还需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书原件)。
        考生为本校(上海大学)在职人员的须提供学校人事处等部门的同意报考证明。
        外语水平证书原件。
         2.专业测试(第二天)
        专业测试的形式和方式由专业审核小组确定,具体专业测试方案以复试通知为准。
         3.综合测试(第三天)
         综合测试包括外语面试和专业面试两项,两项满分各100分,合计每位考生约30分钟。专业面试采用考生PPT汇报(不超过15分钟,须包含个人研究基础、研究方向与研究设想,以“研究计划书”内容为主)与考官问答的方式,注重考核考生的外语能力、基础理论,尤其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科研水平和研究潜质、学术兴趣和学术能力等。面试按照一级学科或相近二级学科组成面试小组,小组成员不少于5人。每位评委独立打分,平均分为最终面试成绩。
        4.综合考核计分方式
        专业综合成绩=专业测试×1.5+外语面试×0.5+专业面试×3,总分500分。各项成绩中有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5.公布结果与拟录取(第四天)

        各项成绩合格者,根据本年度博士生招生名额指标情况和上海美术学院导师招生排序规则,按最终成绩在各申报导师名下从最高分向最低分顺序录取。拟录取结果(通过考核人员名单)一般在综合测试后第二天公布,通过者须于结果公布当天办理相关手续。
       (三)培养方式
          通过上述审查和考核后拟录取的考生,须于八月末至九月初完成报到入学手续。本学位点学制为四年,以导师制为主,结合导师组、联合培养等模式进行培养。博士入学第一年实行末位淘汰制,末位淘汰制将根据第一学年课程完成情况、科研成果情况综合排序评定。
博士报名成功则视为认同本学位点培养及淘汰方式。

       三、招生及培养环节
       环节一:“申请-考核-入学”

       由博士生招生工作专家审核小组,对申请人进行综合成绩评定,确定入围名单;
       由导师及导师组进行考核,根据考核成绩排序,结合当年招生名额,根据成绩排序,确定拟录取名单,报上海大学研究生院;
       通过“申请-考核”的考生准予入学;
       环节二:“入学-入读”
       第一学年完成博士所有公共课程学习,学期末依据综合能力进行积分考核,实行末位淘汰制(具体细则详见入学后相关文件)。
       考核合格者于第二学年进入“入读”环节,由导师全面负责培养工作,进行公共课和导师课的学习;
       第三学年初,可申请毕业论文开题答辩,由导师组组织论文开题答辩,开题通过者进入下一环节。不通过者,下年度重新开题;
       第四学年初,由导师组组织进行中期考核,考核通过者,可申请毕业论文预答辩。不通过者,下年度重新中期考核;
       第四学年中旬,对预备提交预答辩的学位论文学术规范等进行审核,达标者,由导师组组织论文预答辩,预答辩通过者进入下一环节;预答辩有条件通过者,下年度重新进行预答辩。审核不达标者,下年度重新送审。
       环节三:“毕业答辩申请、学位申请”
       预答辩通过者可申请毕业论文送交双盲评审和同行评阅,通过后申请毕业论文答辩;
       第四学年结束前进行毕业论文答辩,答辩通过者授予毕业证,申请学位科研成果达到学位量化指标要求者可申请学位,通过后授予学位证;毕业论文答辩不通过者不授予学位,视论文完成情况核发结业证。

       四、其他
       有招生条件的导师(见后附导师名单),原则上每人每年招收不超过1名博士生;
       非特聘导师原则上不接受定向报考,特聘导师的定向报考录取人数不超过特聘导师拟录取博士生总数的10%,录取顺序将参考导师排序;
       当导师人数或拟录取人数超过学校下达的招生名额时,最终录取结果将根据综合评价成绩由学校或学院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综合考虑后决定。


        五、信息查询及联系方式
        1.招生信息网址:
        上海大学研究生招生:http://yjszs.shu.edu.cn/
        上海美术学院研究生招生:http://www.arts.shu.edu.cn/Default.aspx?tabid=19802
        2. 微信公众号:“上美导师”
        3. 上海美术学院博士招生咨询电话:021-56510906(工作日:8:30~11:00,13:00~16:00)

  纸质材料材料接收人:
       报考材料邮寄地址:上海市静安区延长路149号电机楼216室,邮编:200072,联系人:芮老师,收件联系电话:021-56510907转802。收件时间:1月15日前(以邮戳时间为准,国定假日与双休日除外) 8:30~11:00,13:00~16:00。顺丰快递和EMS快递均可(不收到付件)


  参考书目:



  导师介绍:
曹意强
曹意强(男),英国牛津大学哲学博士。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艺术专业研究生学位指导委员会美术与设计分委会召集人,中国艺术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6年至2019年担任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院长及《新美术》主编,曾任国务院第五、六届艺术学科评议组成员、召集人。在国际上现任瓦尔堡研究院资深学术委员、英国World Art Studies(《世界艺术研究》)学刊编委,曾任英国权威刊物Art History(《艺术史》)国际编委、美国华盛顿国立美术馆高级研究员、宾夕法尼亚大学访问教授、克拉克艺术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密西根大学访问教授、英国牛津大学阿什莫陵博物馆顾问。发表中英文论文百余篇,提出“图像证史”“艺术智性模式”和“观念的隐形之链”等理论。专著有《艺术学的理论视域》《艺术与智性》《艺术与历史》《艺术史的视野》《时代的肖像》等。主编《艺术管理学概论》《美术博物馆学概论》等。
  联系方式:Yiqiangcao2003@yahoo.com
  注:只招收非定向生。

郭亮
郭亮(男),教授、美术学博士。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上海美术学院史论系副主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专业: 美术学、艺术学理论 。主要研究领域:中外艺术交流、艺术与科学史研究。
  学术主张:长期从事西方艺术与科学的研究,关注中外艺术交流。其研究成果见于国内外重要的专业期刊、专著,如《文艺研究》、《人大资料》、《美术观察》、《美术研究》、商务印书馆以及德国日耳曼国家博物馆出版社等。近几年的研究在于欧洲16—17世纪时期与中国明代的科学艺术交流,入选并参加2012年第33届、2106第34届世界艺术史大会的发言。目前主要致力于跨地域文化交流、科学与艺术的研究,考查不同历史时期下,中国与域外文化艺术的交流,以及科学、文化模式及视觉传统对艺术作品的影响与作用。与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马克斯·普朗克研究院和荷兰国家博物馆等机构保持着密切的学术交流与互动,课程与教评多次入选最受学生欢迎的人文艺术课程。
  学术成果:
  科研基金课题:1: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西方与近代中国沿海的图绘及地缘政治、贸易交流丛考》、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晚明以来的海图与疆域策略考述》、2:主持上海市人文社科重大课题:《近代西方对中国沿海区域的图绘与地缘政治、贸易交流丛考 》2019-2023、3:支持主持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重点项目:《欧洲科学对明代地图艺术的影响》2012-2015年 专著:《十七欧洲与晚明地图交流》 商务印书馆出版,2015年译著:《塑造美术史的十六书》 广西美术出版社, 2016年 获奖:2019-2020年获得 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人文社会科学)、2016年 上海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 二等奖(编号2016-202)、2016年 上海大学 第十届本科教学竞赛 三等奖,2016年上海大学三届本科优秀论文指导教师(2011、2013、2016)学术论文: 国际汉学:《耶稣会士地图中的晚明社会与风俗》2019.02美术观察:《从美术史到文化史》2019.03鲁迅美术学院学报:《科学改变艺术》2019.01 人大复印资料:《测绘乌托邦》全文 2018.03、美术研究:《测绘乌托邦》 2018.06、 鲁迅美术学院学报:《隐身的赞助人》2017.01、 文汇报:《现实与超现实》2017.07 、 国际汉学 《尺牍风景与疆域策略》.2019 、美术观察 《理想主义的境界》 2017.06 美术观察:《世界图景与中国视野-对话潘耀昌》2017.05 CSSCI 、文化研究:《国家的图像—欧洲地图传统与明清之际的欧绘亚洲海图》2016.12、 美术观察《自然的剧场—欧洲风景与制图学的传统及其装饰》2016.05、 广西艺术学院学报 《维米尔时代的行会与游学》2016.02、文艺研究 《疆域的轮廓—佛兰芒地图学派与晚明舆图交流初考》2013.10 、 广州美术学院学报:《科学、舆图与文人印象—万历二十八年后的耶稣 会士图像及其影响》2013.03、人大复印资料 《观赏与策略——巴洛克时期荷兰绘画中暗盒的使用》全文。2011.06 人大复印资料 《维米尔家世考疑》全文,2012.08 美术观察:《鉴赏家与制造神话—17至19世纪维米尔作品的声誉、收藏与流 传》.2012.03CSSCI、美术观察:《17世纪地图东传与维米尔画中的地图》)2011.02 、美术观察 《多元化、世界性与人文视野》2010.11、美术观察 《天体的赋格》2010.04、美术观察 《观赏与策略——巴洛克时期荷兰绘画中暗盒的使用》2011.9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文化史之中的艺术史》,2010.12、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纷争是否可以圆融——科学与艺术的辩论》2009.12、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幻境中的箴言》2009.06、荣宝斋《 维米尔绘画图像中的音乐主题》2010.06。
  国内国际学术会议:台湾 “中央研究院”, 2019?08. 明清史国际学术论坛、特邀发言代表 发言论文:《水火图咏》、台湾 “中央研究院”, 2017?12. 明清史国际学术论坛、特邀发言代表 发言论文:《帝国的黄昏》、第三十四届 世界艺术史大会(CIHA, 2016?10)中国?北京,特邀发言代表:《十七世纪耶稣会士地图中的明人形象》、台湾 “中央研究院”, 2015?12. 明清史国际学术论坛、特邀发言代表 发言论文:《风景与透视》、香港中文大学 2015年5月 学者论坛,特邀发言:《眼中风景与笔下地图——明万历之后耶稣会士《中国地图》的绘制风格及其影响》、美国 哈佛大学文艺复兴研究中心,2014年10 月 特邀发言《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空间》、第三十三届 世界艺术史大会(CIHA, 2012?7)德国?纽伦堡,特邀发言论文:Elegant strategy:Jesuits Atlas and their Confucian connoisseur in late Ming Dynasty.
  联系方式:kkgou@126.com
  注:只招收非定向生。

李超
李超 (男),教授,2004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都市美术资源研究、中国近现代美术研究、中国油画研究、城市文化遗产研究、艺术博物馆学研究。现为上海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美术史论系主任,上海大学美术学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市美术家协会理事,上海刘海粟美术馆副馆长(挂职)。
  著述专著有《上海油画史》(1995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5年11月出版。专著《架上的缪斯》,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出版。专著《中国早期油画史》,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年12月出版。该著作获得首届“中国美术奖·美术理论评论奖”(2009年)。专著《中国现代油画史》,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年12月出版。专著《中国绘画史》(合作),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2月出版。专著《上海百年文化史》(合作),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年5月出版。编著《世界绘画珍藏大系》(20卷)(合作),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8月出版。该出版物被列为国家重点图书(2000年)。主编《中国西洋画百年珍藏》(6卷),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08年12月出版。主编《中国油画研究系列·唐蕴玉》,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年7月出版。专著《中国古代绘画简史》(合作),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3月出版。主编《中国油画研究系列·东京艺术大学藏中国油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年9月出版。编著《海上生明月——中国近现代美术之源》(合作),上海书画出版社2012年10月出版。专著《中国近代外籍移民美术史》,上海书画出版社2012年12月出版。论文发表有《土山湾画馆——中国早期油画研究之一》,《美术研究》2005年第3期。论文《泰西绘具别传法——中国早期油画研究》,《新美术》2007年第2期。论文《决澜社研究》,《美术研究》2008年第1期。论文《中华学艺社与中国现代美术传播》,《美术研究》2009年第3期。论文《张充仁早期油画研究》,《美术与设计》2009年第4期。论文《唐蕴玉油画研究——20世纪前期留日与留法艺术的交汇》,《美术研究》2011年第2期。论文《京都国立博物馆藏民国时期中国西洋画考》,《美术研究》2012年第3期。论文《向融合主义致敬——关于中国油画本土化思考》,《中国国家美术》2012年第5期。论文《关于“架上中国意笔”》,《中国油画》2013年第1期。论文《张弦和北平艺专——中国近现代美术“南北线”资源问题》,《美术研究》2013年第3期。研究课题有国家“十五”艺术科学规划课题(2001-2004):中国早期油画史(2004年结项)国家“十一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2007-2009):中国近代外籍移民美术史(2011年结项)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06-2009):上海近代外籍艺术移民史(2013年结项);获奖(市级以上)有第十二届中国图书奖(2000年)。参加编著的大型系列图书《世界绘画珍藏大系》(20卷,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获得。李超为该图书编者之一。 2007年度上海优秀文艺人才鼓励奖。专著《中国现代油画史》获得上海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2006-2007)著作类三等奖。专著《中国早期油画史》获得首届“中国美术奖·美术理论评论奖”(2009年)。
  联系方式:021-66133892,lichao1962@126.com
  注:只招收非定向生。

林少雄
林少雄(男),复旦大学文学博士,现为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艺术与城市创意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艺术学理论、视像文化与视觉认知、艺术与城市创意。出版有《意识形态的形象展示:纪实影片发展与执政党的文化策略》(2009)、《视像与人:视像人类学论纲》(2005)、《多元文化视阈中的纪实影片(2003)、《纪实影片的文化历程》(2003)、《人文晨曦:中国彩陶的文化读解》(2001)等十余部学术著作,其中《洪荒燧影》、《古冢丹青》(1999)获第十二届中国图书奖,《新编艺术概论》(2007)入选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影视鉴赏》(2007)入选中国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材,《影视理论文献导读》(2005)被国内数十家高校选用为研究生教材,《艺术概论》入选上海市市级精品课程。另有七十余篇学术论文在《文艺研究》、《当代电影》、《学术月刊》等刊物发表。
  目前主持有“国家形象的视觉呈现与传播策略”(国家哲社规划课题,2011)、“上海城市公共文化设施功能研究”(085项目)“世博会中国民族文化艺术元素的运用”(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2010)、“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的实施策略及路径研究”(上海市哲社规划课题,2008)、“纪实影片文化史研究”(上海市重点学科“电影学”项目课题,2008)、“从纪实影片的发展看执政党的文化策略”(上海市哲社规划课题,2003)“民族艺术传播与国家形象塑造”(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课题,2007)等项目;
  中国艺术学学会理事、中华美学学会、中国汉画学会会员。先后担任上海首届艺术博览会开、闭幕式及专题片拍摄制作总策划(1997)、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开闭幕式前期总策划(2003-2004),参与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演绎,中国馆、主题馆整体策划(2009);主编的“中国彩陶文化解密丛书”被央视“探索发现”栏目拍摄为六集专题片《神秘的中国彩陶》,本人被聘请为该片学术顾问。曾在瑞典东方博物馆(2011-2014)、德国美因茨大学、“德国之声”(2009)、新西兰奥克兰大学(2005)等高校或机构访学、开设专题讲座、开展专题研究。
  联系方式:(H)021-56338614;linsx7709@163.com
  注:只招收非定向生。

刘旭光
刘旭光(男),教授,博士。专业:艺术学理论。主要研究领域:美学理论、艺术理论。担任:上海市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上海市艺术学理论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等职,上海市曙光学者,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获得者。国家哲社艺术学重大项目《近代以来中国艺术的审美理论话语研究》
  先后主持国家哲社基金重点项目“审美的历史演进与当代形态”、国家哲社项目“当代西方美学中艺术真理性问题研究”,以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的文化与欧洲近代艺术精神的起源”等省部级以上课题5项。出版《海德格尔与美学》、《近代欧洲艺术精神的起源》、《存在之链上的美学——形而上美学的历史与命运》、《艺术与真理》等专著4部,发表cssci论文90余篇,6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
  联系方式: E-mail: 1822410622@qq.com
  注:只招收非定向生。

罗杨
罗杨(男),上海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大学中国艺术产业研究院院长。现为中央文史馆特约研究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浙江大学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等。主要学术著作有:《中国历史帝王陵》上海文艺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化史中国古建筑部分》北京大学出版社、《警世格言》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中华经典名言选粹》天津杨柳青出版社、《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竞争力:民族民间文化的抉择部分》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永远的手艺》中国文史出版社、《守望乡愁》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节日文化纵横》民族出版社、《罗杨书法作品集》中国文联出版社等。
  联系方式:luo9000@126.com
  注:只招收非定向生。

马驰
马驰(男),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文艺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上海社会科学院思想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文明比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丹麦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副会长、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中外文论学会理事,曾在多所国外大学和研究机构交流、访问,亦曾担任韩国外国语大学地域大学院全职教授。
  马驰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特别是20世纪后期至当今国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美学理论、文化理论研究,独立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美学传播史” “西方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当代文论的影响研究”等课题。主要著作有:《叛逆的谋杀者——解构主义文学批评述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00年;《卢卡奇美学思想论纲》,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新马克思主义”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马克思主义美学传播史》,漓江出版社,2001;《理论、文化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艰难的革命:马克思主义美学在中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西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当代文论》,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马克思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艺活动》星火燎原卷,河南人民出版社2018年、《丹麦廉政建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8年等。
  邮箱:machi1213@sina.com
  注:只招收非定向生。

马琳
马琳 (女),博士,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专业:艺术学理论。主要研究领域:艺术管理研究、艺术博物馆学研究、展览史研究。成果: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专著《周湘与上海早期美术教育》,《中国书法简史》,主编《展览改变艺术:策展的可能性》,《上海早期抽象:艺术史的再研究》,《水+墨:在书写与抽象之间》),《水+墨:人物画的发展》。承担的科研项目与策展情况:2015年《美国艺术资助制度研究》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9年《艺术进入社区新路径——上海地区社区美术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获SORSA智库系列资助项目。个人主持的策展项目涉及艺术史回顾展以及绘画、行为与影像等各类当代艺术展,在国内外相关艺术机构策划相关学术展览数十个。近年来对公共艺术与社区也非常关注,推动“社区美术馆”计划并在社区策划系列“艺术进入社区”展览、讲座和公共教育活动。
  联系方式:malin_rock@126.com
  注:只招收非定向生。

任华东
任华东(男),复旦大学博士,现为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美学学会理事,丹麦哥本哈根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是艺术美学、中外艺术与审美文化交流、西方现代语言美学、电影美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海德格尔语言思想“诗化之维”探赜》1项,省部级课题《中国当代陶瓷美学研究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等6项,作为子课题负责人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课题1项,参与1项。出版学术专著2部,合著1部,其中学术专著《从身份变迁到粉彩传承—晚清以降景德镇粉彩艺术名家研究》(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5)获2017年江西省第十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主编《景德镇陶瓷工艺美术和技艺遗产传承人研究》丛书(7卷)一套。在《文艺研究》、《文艺争鸣》、《美术观察》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
  联系方式:rhdfd@126.com
  注:只招收非定向生。

荣跃明
荣跃明(男),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上海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文学博士;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社科院创新工程“城市文学与文化”首席专家。兼任上海市社联委员、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会常务理事等。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文化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
  先后在上海大学、上海中医学院、复旦大学、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市社科规划办公室等单位工作和学习。1999年起任市社科规划办副主任;2009—2013年任市社科规划办主任,同时兼任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副处长。2013年底起任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2014年8月起主持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工作,2016年6月至2019年10月任上海社会科学文学研究所所长。
  著有《区域整合与经济增长》(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逻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主编《上海文化消费调查报告》《上海文化消费调查:方法、数据和应用》(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书店2020年版)等,发表《超越文化产业:创意产业的本质和特征》(《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年第5期)、《文化产业:形态演变、产业基础和时代特征》(《社会科学》2005年第9期)、《论文化超越资本》(《学术月刊》2009年第9期)、《公共文化的概念、形态和特征》(《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年第3期)、《城市经济和文化产业》(《都市文化研究》第1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等学术论文30多篇;主编《21世纪初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战略研究》(年度报告、上海人民出版社)、《国外社会科学前沿》(年刊、上海人民出版社)等。
  主持和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文化生产理论研究》(编号:2013BKS008)、上海市社科规划2014年系列课题《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研究系列》(首席专家)、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课题《未来30年上海全球城市文化发展和都会城市建设研究》、首都师大面向全国招标项目《京沪港台四城文化政策比较研究》(首席专家)等。
  邮箱:021-64683398,ymrong@shanghai.gov.cn
  注:只招收非定向生。

翁剑青
翁剑青 (男),教授,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特聘导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文学博士。专业:艺术学理论、美术学。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公共艺术研究所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中西方近现代美术史论。城市文化与公共艺术理论。人文历史与装饰艺术。已完成国家哲学与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当代城市景观文化与公共艺术"(2015)。国家艺术科学项目"佛教东渐中的图像学研究"(2012)。主要著作:《公共艺术的观念与取向》(2002),《城市公共艺术》(2004),《形式与意蕴:中国传统装饰艺术》(2006),《景观中的艺术》(2016)。曾先后发表美术史论和公共艺术研究论文80余篇。
  联系方式:jqweng57@163.com
  注:只招非定向生。

西沐
西沐(男),上海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大学中国艺术产业研究院副院长。现为中国艺术经济研究院(李可染画院)院长、研究员,西安美术学院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学位中心评议专家,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创会理事,中国艺术品行业协会发起人及筹备组成员。著有《艺术金融学概论》、《中国艺术品市场概论》(上、下卷)、《中国艺术金融产业引论》、《中国艺术品资产化研究》(上、中、下卷)、《中国艺术财富管理概论》、《中国艺术品市场批评概论》(上、下卷)、《中国艺术品市场政策概论》、《中国艺术品资本市场概论》、《中国艺术金融概论》《中国艺术品市场白皮书》、《艺术品市场计量学引论》(待出)、《中国画当代艺术30年》等著作;在《自然辩证法研究》《光明日报》《科学学研究》《美术》《中国美术》《哲学动态》等报刊发表论文。文化部《艺术品经营管理办法》起草人之一,荣获首届中国文艺评论奖(著作奖)、首届新华网中国收藏年度人物,文化部“文化市场30年优秀论文”一等奖,2013美术报十大年度人物。
  联系方式:timjia@vip.sina.com.
  注:只招收非定向生。

夏燕靖
夏燕靖(男),艺术学博士,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博导,南京艺术学院研究院教授、博导,南京艺术学院艺术学理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合作导师。
  研究方向:艺术史及艺术史学,艺术教育。课题研究: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跨门类艺术史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国家社科项目成果《中国古典艺术理论体系建构研究》入选2016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学术主张:致力于艺术史学理论建构,推动艺术学理论学科基础理论建设,积极推进有中国特色艺术学理论的学术共识。学术兼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八届学科评议组(艺术学理论)成员、教育部“马工程”重点教材审议委员会专家、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艺术史专业委员会会长。
  代表性专著和教材有:《中国古典艺术理论体系建构研究》(上、下卷,2016年度国家社科文库,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年版, 荣获江苏省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艺术中国,共计7卷》(2017年度国社科外译项目)《江苏近代手工艺人从业状况研究》(获2016年度·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江苏美术出版社2016年版),《中国现当代艺术学史》(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艺术史论的存在形式与新视域》(中国艺术学文库,中国文联出版社,2018年版),《中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问题探讨》(江苏省2016年度教育科学规划精品课题,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中国艺术设计史》(“十三五”国家规划教材,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中国古代设计经典论著选读》(“十三五”江苏省高校重点教材,东南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等。近十年间发表各类论文或文稿百余篇,主要发表期刊有《中国文艺评论》《美术研究》《装饰》《艺术百家》《民族艺术》《艺术评论》《艺术教育》《美育学刊》《东南大学学报/社科版》《深圳大学学报/社科版》等,有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相关辑刊全文转载。
  联系方式:xiayanjing234@163.com
  注:只招收非定向生。

曾军
曾军(男),教授,文学博士。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主要研究领域:文化理论与批评、视觉文化研究、都市文化研究等。目前从事的课题有:巴赫金对西方文学理论的影响研究、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中的民间诙谐文化问题研究、20世纪视觉叙事问题研究等。专著有《接受的复调:中国巴赫金接受史》、《观看的文化分析》,主编《文化批评教程》,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艺理论研究》、《学术月刊》等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目前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2项,入选上海市曙光人才计划(2009)。现为中国巴赫金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理事、外国文论与比较诗学研究会理事。
  联系方式:021-66133936,zjuncyu@163.com
  注:只招收非定向生。

张慨
张慨(女),教授、历史学博士。上海大学影视艺术学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师、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会员、中国古都学会理事、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入选首届陕西高校人文社科青年英才计划。主要研究领域:艺术地理学、抗战艺术史。
  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规划西部项目“抗战时期的陕西艺术”,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中国抗战时期艺术文献整理与研究”等国家级课题2项。
  出版专著《空间过程、环境认知与艺术表达——中国古代绘画的历史地理学研究》,获得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专著《陕西绘画史》获得陕西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获得两项省部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联系方式:405863473@qq.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热门图文
精华帖子
热门图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